2月15日,万众期待的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正式举行,国家级科普视听创新应用产业基地—恩阳科普大视界正式启用。
据了解,科普大视界园区是“1+10+1”的视听矩阵建筑群落,包括国内最大的16K沉浸式、超高清LED球幕飞翔影院,10个元宇宙光影聚落以及1个大巴山影像记忆馆,集中呈现航空航天、文博科考、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生物科技等热门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应用展示。
在这里,沉浸式超高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光影技术集体展示,可感受嫦娥奔月、蛟龙下海、天宫一号等大国重器的震撼魅力。
LED球幕飞翔影院:
扑面而来的视觉盛宴
来到超高清LED球幕飞翔影院门前,前来参会的部分嘉宾们纷纷被眼前的设计所吸引。
据现场讲解员介绍,影院门头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川东北传统斗拱、挑枋出挑等经典建筑精髓,辅以独具特色的纹饰纹样,诸如凤鸟纹、铜龙纹等,这些图案承载着巴人的精神信仰,与小青瓦、穿斗式木结构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独具巴山特色。
走进飞翔影院,灯光在黑暗中营造出科幻感。选好座位、佩戴好安全带,随着影片《飞越蜀道・千年米仓》的开场,座椅缓缓前移。屏幕面积近800平方米,配备232个动感座椅,在声、光、电、气的配合下,让人仿佛置身影片当中。
“建造这么大的场馆,投入肯定非常大吧。”北京青少年科学教育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晓虎打趣道。他说,从场馆的建设能看出巴中市对青年少科普非常重视,影院采用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等七大超清视听技术,结合7D特效(如失重感、雾气、微风等),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视听盛宴。
“观看了影片《飞越蜀道・千年米仓》和《海底世界探秘》,我个人觉得达到了非常震撼的视觉效果,展现了蜀道文化的千年历史与中国科技成就。”张晓虎说。
在现场看到,嘉宾们纷纷用手机记录拍照,时不时与身旁的嘉宾分享着自己的感受。
“飞翔影院使观众被屏幕完全包围,如同置身于苍穹之下,能让观众的视野完全沉浸在画面之中,极大地增强了视觉的包裹感和沉浸感,使其仿佛身临其境。”红星新闻网但唐文体验完后诉说着他的感受。
飞翔影院的科技感和先进性对老区人民来说是难得的体验,对巴中青少年来说,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前沿、尖端的科学技术,来自全国各个地方的科普爱好者、科普大V,为巴中代言、引流,必将促进巴中在研学旅游上迅猛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催化科技创新、赋能营城聚人,提升巴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元宇宙光影聚落:
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
在元宇宙光影聚落的8K全息幻影剧场内,前来参加活动的嘉宾们沉浸式体验《科幻奇妙夜》,和北宋时期巴中籍著名天文学家张思训共同体验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
“‘太平浑仪’是我国天文学历史非常重要的一个发明,比欧洲同类发明早了664年,为人类天文探索开辟了新纪元。”对于四川省天文科普学会秘书长、西华师大天文系副主任李静来说,这场“奇幻的旅程”最让她感到惊喜的是剧场内各种关于天文知识的小短片。“这个剧情非常好,既有故事线和情节,还能将科学的知识点巧妙的带入剧情内,整体的感觉非常不错。”
“古有张思训问天,今有吴伟仁探月,看过短片后才了解到我们国家探月总工程设计师吴伟仁院士也是巴中人。”参会嘉宾廖科讲到,短片的制作非常精良,而且用到的相关技术也是十分先进,与传统文化也结合的很好。“这种体验式教学十分具有教育意义,能极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据了解,元宇宙光影聚落包含多个沉浸式体验场景,如8K全息幻影剧场、8K沉浸式轨道互动光影空间、8K环幕影厅和4K映射式虚拟影像厅等。这些场景融合全息影像、LED显示技术、全景投影等先进技术,模糊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为游客提供360度全方位的互动体验。
“我是第一次来巴中,从这次的盛事就能看出巴中市委、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文化符号的推广和宣传。”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编委齐莎讲到,巴中的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历史悠久,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这些优秀因素再加上这么多的展示,不仅能激发出巴中青少年的自豪感,更能激发走向全世界的壮志,相信今后巴中还会不断涌出像吴伟仁院士这样的人才,为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大巴山影像记忆馆:
开启触动心灵的文化之旅
走进大巴山影像记忆馆,最引人注目地就是《蜀道.千年米仓图》气势恢宏,再现秦巴山脉雄伟,两边精心陈列地影像作品展示了大巴山多元文化的交融。前来观光的游客漫步在由各种老物件及光影作品前,由衷叹服这些细小物品所折射出来文化内涵。
“竹椅做工精巧而实用,棕编的仙鹤、游龙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展示了巴山人精湛的手工技艺和丰富创造力”现场参观吴梦溪感叹,竹编做工精巧;傩面具造型夸张,形象生动;叶雕工序复杂却做工精细……这些小物件将大巴山人衣食住行,生产生活,风土人情,民间艺术等充分展示出来,再现巴山淳朴厚重的风土人情和乡村民俗文化。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通过大巴山影像记忆馆就能感受到大巴山文化的厚重和丰富。”媒体代表谢艳阳说,大巴山影像记忆馆如同时光回溯机,馆内老照片、影像资料鲜活呈现此地前世今生,从马帮商贸路到红色战场,再到百姓日常,尽显大巴山文化的多元魅力。从远古的巴山傩戏,到近代的巴山皮影以及现代的巴山剪纸等,都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和生动的表演形式独具特色,是巴文化的重要代表,藏着巴文化、红色记忆与米仓文化交融的千年底蕴,能在这里开启触动心灵的文化之旅,感受秦巴山区的万千气象。
据场馆负责人介绍,大巴山影像记忆馆通过多媒体、互动科技以及经典传媒展品的结合,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使得昔日的光影得以重生,生动展现“光影”和“数字”在科技发展中的双重力量,帮助观众理解科技背后的文化价值,感知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体验者更加深刻地认识科技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作为科普大视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传统文化的全新窗口,也为科普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媒介合作:290488424(微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