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文强 张辉)

“原来这里是一块荒坡,我就把这块地整出来种上了核桃树,去年通过产业发展指导员的技术指导,经过嫁接改良,今年果子挂的特别繁,预计能增收个5000块钱。”看着幼果挂满枝头的三亩核桃林,脱贫户老李心里美滋滋的。

党建是魂,产业是根。脱贫户老李的核桃产业是安康市汉阴铁佛寺镇党建引领产业多样化发展,带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走进铁佛寺镇,青山绿水间蕴藏着巨大的农林产业发展潜力。2017年以来,针对辖区产业发展滞后、产业模式单一的实际,该镇以“抓党建、兴产业、助脱贫”为龙头,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坚持“一镇多种、一村一品、种养多元、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引导群众发展有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为全镇脱贫摘帽和阻断贫困发生打下了坚实基础。

汉阴县铁佛寺镇:党建引领多样产业跑出脱贫致富加速度

“原先全村主要的主要产业结构是就是玉米、土豆、油菜、生猪、土鸡,种类单一、价格卖不上去,现在种植增加了黑黄豆、茶叶、花椒、蔬菜,养殖增加了山羊、肉牛、大闸蟹、桑蚕。村集体有了专业合作社、建成了产业园、落成了多个家庭农场。产业有了规模、销路有了渠道,群众靠发展产业实现了户均增收1500元,大家对发展产业实现稳定脱贫的信心也越来越足。”提起多样化发展产业的路子,集中村支书用事实依据给出了答案。

汉阴县铁佛寺镇:党建引领多样产业跑出脱贫致富加速度

走进合一村的天麻优质种植基地,300余亩的林下乌天麻长势喜人,合作社负责人查海家每天都会带领十余名农户下地开展管护劳动,该天麻基地是该镇创新结对帮扶新思路,引导能人大户带小户,发挥农业大户“传帮带”作用,开展“1+N”对接帮扶,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又一成功案例。自2017年以来,查海家已先后带动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入园务工、入股分红的形式实现了稳定脱贫。

汉阴县铁佛寺镇:党建引领多样产业跑出脱贫致富加速度

“产业扶贫只有“多样化”,产业才有市场竞争力,因镇而易、因村而易、因户而易地走绿色产业扶贫之路,才能助力辖区群众高质量脱贫奔小康。”这是铁佛寺镇党委政府的共识。以铜钱、合一、集中三个深度贫困村为例,近年来,三个村以花椒、拐枣、猕猴桃为主体长效产业为基,多样化发展蜜蜂、生猪、肉牛、土鸡等养殖,甜玉米、黑黄豆、香椿等种植,靠产业发展实现了600余户2700余贫困群众的脱贫摘帽,产业前景也呈现出多点开花、欣欣向荣的局面。

汉阴县铁佛寺镇:党建引领多样产业跑出脱贫致富加速度

据了解,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镇以“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抱团取暖+分散发展”相结合的方法,坚持以“1158”产业发展战略为牵引,围绕“产业兴、乡村美、群众富”的目标,大力推进多样化产业扶贫,持续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群众自我“造血功能”,多样化产业格局跑出了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