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厦门南洋学院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举办的第二届潘懋元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厦门南洋学院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召开。潘懋元教授发表讲话;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厦门南洋学院董事长、校长鲁加升分别致辞;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作研讨会总结。海内外六百余位高等教育研究界专家学者及高校负责人参会。
101岁的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在讲话时针对高考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他看来,全国统一高考是中国一道特殊的风景线。潘先生表示,教育要把年轻一代培养成为个性化创新型人才,要发展学生的高级智能,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如果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是强制学生为了考试而背书,只会阻碍中国青少年的发展。这与我们提倡要发展孩子的天性,培养人的个性的教育要求背道而驰。他强调,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学生受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高考制度也应该适应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发展要求。未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会不断提高,环境条件变了,还搞“唯分数论”就不合适了,中央要求“破五唯”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方向。曾经是靓丽风景的高考是不是应该顺应时代要求,而不是背离新形势,默守陈规呢?潘先生戏称自己的想法是“胡思乱想”。他希望抛砖引玉,就还要不要高考的问题请教大家。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振天教授在主持评述时把潘先生提出的“高考有利于培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吗?”这一问题称之为“潘懋元之问”。
鲁加升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潘懋元教授是我国当代健在的最著名教育家之一、高等教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八十六年从教生涯,潘先生笔耕不辍、治学勤谨、著作等身,春风化雨、乐育英才。他深知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对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了前瞻性的思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中国民办教育的导师。南洋自创办那天起,就得到潘教授的关注与帮助,即使在如今101岁高龄情况下他仍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令人致敬。
别敦荣教授围绕潘先生学科理论的历史意蕴及未来启示展开,指出潘先生学科理论的核心是学科内涵及其发展规律,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多学科交叉融合。潘先生的学科理论全面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经验,充分回应了高等教育的现实困境。
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在总结中感谢了鲁加升教授和南洋学院对本次研讨会的举办,表示此次研讨会是“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恒之永久”,并分享了自身对潘懋元先生教育思想的解读。一是现象,潘懋元思想对中国、对教育者的作用和价值具有现象级的意义;二是俱进,在秉承中国传统文化 “时中”的思想时,潘先生又能与时俱进丰富学术思想内容;三是话语,潘先生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的,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国高等教育要走向国际。
在本次研讨会上,康乃美、王洪才、赵婷婷、陈宜安、董圣足、陈武元等12位专家学者围绕“潘懋元先生的育人观”“潘先生对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独特贡献”“潘懋元终身教育思想研究”“潘懋元高校分类定位思想探赜”“论潘懋元高等教育学作为交叉学科的思想”“职业本科与应用型本科分类发展:困境与策略”“潘懋元教育思想对鲁加升办学理念的影响”等主题进行思想碰撞。
2020年11月27日,全国首个潘懋元教育思想研究所在厦门南洋学院成立,并召开了首届潘懋元教育思想研讨会。本次第二届潘懋元教育思想研讨会的召开,是我校深入研究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进一步挖掘了潘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体系,弘扬先生追求真理、献身学术、爱生如子、忠诚奉献的精神,这对开拓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实践提供宝贵的经验与方法,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媒介合作:290488424(微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