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胜
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创始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
编者按:2021年11月4日,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联合钛媒体,在上海阿纳迪酒店如期举办“2021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效能论坛”。穆胜博士发表了《人效,穿透经营新迷局》开幕演讲,探讨数字化时代下人力资源效能发展新趋势。
任何一个伟大的企业,都善于用管理的逻辑来穿透经营,而在这个互联网与数字化的时代,人力资源效能(HR Efficiency,简称“人效”)既是管理水平的体现,又是撬动经营的支点。
经营的双效逻辑
任何企业的经营管理都可以归结为三流:业务流、人才流、资金流。
做生意,本质上就是基于业务流的推进,来合理配置人才流和资金流。所有老板的生意逻辑都可以归结到两点——人效逻辑和财效逻辑,说白了,就是老板愿意用什么样的人力和财务投入去换取什么样的业务结果。
大多的企业里,老板并不会披露自己明确的双效逻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双效逻辑。人力和财务两大职能体系的任务,就是帮老板梳理清楚双效逻辑,并基于对业务的理解(将业务翻译为数字),按照双效逻辑来配置人财两类资源。
好的企业能够实现业绩起飞,都是依赖一体两翼:“一体”是业务流,由CEO、COO、CMO、CPO(首席产品官)、CGO(首席增长官)等引领,以CEO为主;“两翼”是资金流和人才流,由CFO和CHO引领。
而在财务和人力这“两翼”里,人力又格外重要。在这个互联网与数字化时代,人是企业资源流转的中心,营收、成本、费用等财务指标都是以人为中心在发生的。我们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大样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种观点,研究显示,在互联网属性的企业里,人效每变动一个单位,财效会同向变动4.33个单位。考虑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的底层,人效的这种杠杆效应也很大程度上适用于泛行业。这足以证明,CHO绝对是企业核心中的核心。
人效的经营意义
当前,企业对于人效的重视显然还不够,因为他们没有完全理解人效的经营意义。
先看动态视角。从企业的一般规律来看,业务流与人才流具有典型的“错峰性”。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机构与人力的新建跑在业务的前面,这个道理很简单,有了组织和人力才能做事,最开始一定会有一段“磨合期”;另一方面,机构与人力的消解又跑在业务的后面,这个道题同样好理解,当业务下滑时,业务部门并不会在第一时间调整队伍,而是会坚持跑一段时间,这形成了一定的“怠速期”。
其实,企业在进退之际的两种错峰里都会形成人效下跌,这就是经营的风向标,而人力资源部门的干预能力也体现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如果能够回弹,那么就证明干预有力;如果不能回弹,企业就会走向衰败。
对于这种错峰里的人效控制不是“一刀切”,而是要把握两个要点:一是制定特殊的人效指标,尤其是对于产出要有更加前瞻性的指标来衡量,不能完全看滞后性的盈利指标;二是对于人效指标的目标值要适度放松,要在一定时间里给一个更低的人效空间。
再看静态视角。这个时代的生意本质上是通过人效杠杆来获得成功的。完整的生意逻辑链条应该是先有市值规划,再有经营规划,再有财效规划,最后有人效规划。大量的企业都没有推导过这种逻辑,老板对于营收、利润、估值、市值的数据张口就来,其财务和人力的投入根本无法支撑。就算资金可以通过股债两条路来解决,但人力资源呢?
一般的解决方式是两种:
一种是增加人力资源数量。但人力资源和资金不一样,它在很大程度一定是内生的,即使外部引入,也需要融入组织才能发挥战斗力。
另一种就是提升人力资源效能。这就需要有科学的人效管理,否则,凭什么你企业的人效能傲视行业呢?
人效的三大难点
尽管人效如此重要,但能够真正理解的人却寥寥可数。这里面有几个难点:
一是对于业务产出的理解不足。在我的观念里,所有企业的业务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润池,另一类是增长引擎。对于前者,计量其经营损益即可,这个相对客观;对于后者,必须要贴现计算出战略损益,这个就需要理解公司的战略。HR很难做到这一点,基本都被排除在公司的关键业务决策之外。
二是对于人力投入的理解不足。这涉及到如何搭建团队的问题。具体来说,又有几个层面:第一层是将商业模式翻译为业务流程,再翻译为组织结构,再翻译为岗位系统;第二层是基于这种翻译,在每一个维度的设计上,让公司相对于竞对具有起跑线上的优势。第三层是基于起跑线上的优势,在人才仓的打造上有序推进、定向发力,相对于竞对形成田忌赛马的效果。
三是对于人力职能的理解不足。当企业形成了建队思路,就应该用匹配的人力职能去推动,让人力投入形成业务产出。这个时候就考验人力资源团队的基本功了,但当前的人才盘点、人才画像等工具,都是比较油腻的思路,推动力有限。
基于上述三个问题,人效自然也成了只能被观察而无法被影响的数字。
说到底,当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不是以人效为核心去解构的。而一旦我们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校准到“人效管理”上,人力资源部门就找到了撬动经营的支点,他们对于业务的理解会更深入,他们对于队伍建设和职能运用的思路也会更加犀利。人效管理,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分支,而是人力资源专业的未来——人力资源经营。
人效管理的思路
人效管理,意味着企业首先应该有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其实,就是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激励型人力资源战略,也就是以成熟人才为中心追求稳定输出,为他们匹配精细的激励机制设计,确保他们的价值产出曲线和激励反馈曲线高度贴合,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意愿。
第二个方向是赋能型人力资源战略,也就是以未成熟的人才为中心追求创新井喷,为他们匹配系统的赋能设计,确保他们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获得角色所需的知识,最大程度提升他们的能力。
选好人力资源战略后,要从三个方面突破难点:
其一,要在理解战略的基础上明确关键业务产出。也就是我常常引用的一个概念——北极星指标,激励和赋能不能放错了地方。
其二,要能够找出能推动这些业务产出的核心人才仓。其实,“20%的人推动了80%的关键业务产出”,这个规律的判断虽然粗放了一点,但基本还是成立的。企业应该以这20%的人为核心搭建团队,也应该以他们为核心做激励和赋能,激励和赋能应该通过他们渗透到周边团队去。
其三,要能够使用先进的选用育留职能工具。当前,不少企业的激励实际上都是对着个体KPI去的,绩效工资或奖金=基数*考核系数;而他们的赋能实际上也是对着个体的岗位职责去的。这种机制下,大家拿自己的一份钱,学自己的一份技能,会导致部门墙、团队墙、岗位墙越来越厚。
谁在回避人效?
太多的HR都在回避数据,他们根本不希望把人力资源专业由语文题变成数学题。在他们的眼中,这会让他们面临巨大的刚性考核压力,所以,他们更希望保持这个专业的模糊状态,尽管这样会让专业沉沦,但大家宁愿抱着一起死。于是,老板们始终会觉得人力资源工作的模式不对,但又不太能抓住要点。他们能够敏锐地感觉出某任HRD不太给力,但又说不出他们哪里不行。
现实中,老板高呼要重视人效,HR们也一定跟着附和,但却鲜有行动。这样的玩法是双输:HR们越来越失去专业门槛,越来越远离经营,越来越失去老板的信任;而老板也会失去了带动经营的一只翅膀,失去了对于组织能力的有力抓手,失去了一个本来可以存在的强援合伙人。等会发布的数据也会证明,老板们对于HR的信任正在降低。
老板们其实就有两种选择:
一是寻找一个有生意思维、能理解人效逻辑的HR一把手,在沟通思路之后给予人家足够的信任,让他来推动“人效管理”。
二是自己上手兼任CHO来推动人效管理,把人力资源部门降维为一个运营部门。人效逻辑是生意逻辑的基石之一,只能由老板来定义,人效管理更应该是老板牵头的事。如果人力资源部难以改变,这可能就是不得已的选择了。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媒介合作:290488424(微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