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学大教育从 2015 年开始的一系列传奇经历,更是创下A股市场的多个“第一”。2015 年,学大教育从美股私有化退市,踏上回归 A 股的艰难征程,历经了无数次资本重组的挫折与转机,这场长达近十年的还款马拉松终于圆满落幕。而还清借款的这一天,恰好是学大教育创始人金鑫女儿的十岁生日。自女儿出生不久,学大教育就踏上了回归 A 股艰难之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完成还款,不仅是金鑫送给女儿最好的生日礼物,更是学大教育给自己的一份荣耀勋章。
金鑫在接受新华网、21 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感慨万千:“还清借款对学大教育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它意味着我们回归 A 股的漫长旅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尽管这比我们最初的计划多花了 9 年时间。” 在这次专访中,金鑫首次向公众完整地披露了学大教育回归 A 股这 10 年间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故事。
(学大教育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金鑫接受21财经专访)
2016 年学大教育回归 A 股时,正值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国内第一波教育资产证券化浪潮汹涌来袭。如今,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教育资产证券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上市公司举办职业教育得到了顶层设计的明确鼓励,学大教育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帮助紫光学大业绩复苏的同一时期,金鑫也始终在筹谋重掌学大。2017年3月,他辞去公司总经理一职,彻底离开了上市公司体系。2017年5月、2017年10月、2018年3月,紫光学大在不到1年时间,三次拟出售学大教育全部资产,并分别拟收购电子通信公司Prime Foundation Inc的51%股权、软通动力100%股权、天山铝业100%股权。
在外界看来,学大教育回归A股后不久,便陷入创始人出走,公司在1年内三度被上市公司筹划置出的窘境。彼时媒体普遍解读“学大教育成为上市公司弃子”。事实上,多次筹划置出学大教育,探索收购Prime Foundation Inc、软通动力、天山铝业等标的,上述计划背后的掌舵者,正是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