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置身于天地之间,聆听自然的声音,唤醒对音乐的感知,和万物一起歌唱,行者吉拉德 (Gilad Passerby)将旅途中的所感所想记录到歌曲中,把东方文化唱给世界听。
行者吉拉德是以色列著名的歌手、作曲家、作家,个人专辑“NOW IT IS GOOD(Achshav Tov)”获以色列电台最高播放量单曲。他曾说过,想要走遍全世界,创造出更好的音乐,激励更多的人,让他们认识自己,激励自己,改变对生活的态度。
这一站,他来到了中国,并推出了极具中国特色的音乐采风集“和弦叁肆 (Project 34)”,计划做成系列音乐纪录片,这也是目前唯一由外国音乐家发起的音乐活动。“叁肆”指的是中国34个省,徜徉在中国的土地上,切身感受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将自己对旅途的理解融入到歌曲之中。
“自由、真实、多样”是行者吉拉德想要通过音乐表达的态度,不是刻意创作,而是享受乐器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他细致的观察力,还有高超的编曲制作能力,赋予每首歌曲独特的生命力。目前,“和弦叁肆”已更新11首歌曲,今天简单介绍4首,分别代表甘肃、上海、河南、安徽。
甘肃-我静默的彩虹(My Silent Rainbow)
这是行者吉拉德为甘肃特别创作的歌曲。甘肃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风景如画的原生态湿地、色彩斑斓的丹霞地貌、一望无际的沙漠和祁连山的草原风光,这些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融入进了他的创作里。
“甘肃的美不仅局限于丹霞的美、自然的美,它的美存在于甘肃的每个角落,流淌在甘肃的风土人情与独特的文化背景中。”在行者吉拉德拍摄的MV里,不仅展现了甘肃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感受到多元的文化,让更多人了解甘肃,爱上甘肃。
上海-如果你能感觉到(If You Can Feel It)
行者吉拉德曾多次在上海演出、采风。穿行在上海的街道,从市井到繁华,从浦东到外滩,一面是烟火人间的弄堂,一面是高楼林立的大厦,一边诉说着历史,一边承载着未来,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总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的穿越感。
“上海像是一个通往世界的大门。展示了中国最古韵的一面,又彰显了其国际化的一面。”行者吉拉德也将这样的新旧组合融入进了歌曲中,正如歌名那样,你可以通过音乐感知到最真实的上海。
行者吉拉德对上海还存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为备受迫害的犹太人打开了大门,作为犹太人大屠杀幸存者之子的行者吉拉德,也希望将这首歌献给上海。
河南-为我祈祷(Pray for me)
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它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的见证者,在这里你可以听到中华文明厚重而有力的心跳。行者吉拉德为河南创作的歌曲,就像是一位游子写给家乡的情歌,他唱出了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无论走向何方,心中的歌声永不会忘。
行者吉拉德还在歌曲中加入了河南豫剧、笛声等元素。豫剧是河南特有的剧种,而“骨笛”是在河南发现的、华夏文明考古中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人文艺术与乐器的融合,创造出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吉拉德不止是在向世界输出音乐,也在输出中国文化。
安徽-我必速速归来(I’ll be coming back)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绽笑颜…”行者吉拉德在安徽旅行时,有幸听得一曲黄梅戏,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于是创作出了“和弦叁肆”的第八首歌。
黄梅戏中独特的中文发音令他深深折服,于是在这首献给安徽的歌中,行者吉拉德选择用中文演唱,并在歌中加入了著名黄梅戏《天仙配》的选段。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博大精深,听到中国的声音。
“我对中国人民、中国文化有深深的爱,我认为中国的自然景观是我看到过最美丽的。中国音乐也非常特别,中国传统乐器的独特让我非常激动。对我来说,要用我的世界旅行者的音乐风格结合中国的传统、美丽的风光和美好的人,创作出新的作品,把我对中国的爱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也是行者吉拉德创作“和弦叁肆”的初心,他想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独特的文化底蕴。
目前,“Gilad-Passerby”已在中国社交媒体拥有百万粉丝,未来他将继续他的中国行,去到更多的地方,感受文明,感受自然,感受生命的本质,去遇见,去打破,去重塑,去创作更所美好的音乐。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媒介合作:290488424(微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