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城大地上,“两高两化”的富美新同安雏形已经绘就。图为滨海旅游浪漫线。(通讯员 夏海滨)
文/本报记者 张 珺 卢漳华 通讯员 杨心亮
“十三五”以来,同安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紧抓“跨岛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岛外大发展”决策部署,交出一份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同安答卷”。
五年来,同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9%,财政总收入从50亿元增长至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4.6%,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7%。科技研发投入更是占到GDP比重达3.6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增至44%。
银城大地上,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富美新同安雏形已经绘就,同安人用点滴收获与成长,汇聚成富美生活的幸福密码。
昨天上午,同安区第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会议总结回顾2020年和过去五年的工作成果,展望勾勒出2021年和“十四五”时期发展蓝图。
翻开新鲜出炉的同安区《政府工作报告》,一个个具体翔实的数据、目标掷地有声,为富美新同安更高起点上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吹响冲锋号。代表们纷纷表示,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总结成绩客观实在,部署工作科学可行,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十四五”开局在即,新一轮的聚力攀登,起步冲刺已经开启。同安全区上下锚定产城融合、改革创新、乡村振兴、民生福祉等关键目标,着力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用切实可行的举措夯实根基增福祉,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回眸2020】
产业“有动脉” 聚集效应有热度
年纳税上亿元的华彬“总部+基地”、美瞳结算总部来了;宝龙大型城市综合体摘牌落地了;优尔智能、弓立医疗等21个项目增资扩产了;腾讯云区域总部、寺库区域总部等50多个优质项目正在加快引进……
翻开同安区《政府工作报告》,招商引资的一连串成绩尤为显眼,也从一个侧面展出全区提振精气神,着力推进招商引资,谋划高端产业布局的成效。而这些也成为同安区迎难而上稳增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主要动能。
2020年,同安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区深化制度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先进制造业成长迅速,新兴产业集聚成势。
以制造业为例,同安全区74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80亿元,同比增长6.0%。海辰新材料、麦丰密封件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泰亘信智能制造、冠烽医疗等7家企业摘牌落地。机械装备、新材料等6条重点产业链产值同比增长13%,234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3%以上,“三高”企业增至346家。
新形势下,同安还在“变换”车道,现代服务业加快提升,第三产占GDP比重已经达到45%;都市现代农业项目、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同安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力抓手。
“产业”这条城市“主动脉”带来的发展效应,让人充满想象。同安区委区政府表示,接下来,同安还将坚定不移地抓招商抓创新,增强现代产业体系的持续动力。
民生“无小事” 统筹推进有温度
12月27日上午,厦门六中同安分校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同安与厦门六中合作办学实质性落地。过去的一年里,同安区公共服务优化升级,不断补齐短板惠民生,教育事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年来,二外高中部等22个项目在同安落地开工建设,进修附中等13个项目竣工投用,新增学位9270个。全区学前教育普惠性覆盖率达到99%,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占比95%。当地还创新推出农村艺体学科购买课时服务工作机制,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艺术、体育教育。
城市有温度,发展才有热度。高颜值的环东海域同安新城,在百亿投资规划之下,教育、医疗等配套加速成型,生活氛围日益成熟。随着滨海西大道的改造提升、新城公建环工程的开工、轨道交通项目的布局,奠定了同安新城作为“岛外大发展”主阵地的地位。
“城乡统筹发展,关键落脚点在于惠民。”同安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同安将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发展,突出城建惠民,交通惠民和生态惠民等理念,让城乡建设更均衡。
医疗卫生领域就是一个典型,2020年,同安深入实施“健康同安”行动,环东海域医院引入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合作运营;第三医院整体提升改造加快推进,还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与8名国内顶级专家签订学科共建特聘主任协议。这一系列的举措旨在提升区域卫生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岛外一样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
农村“大变样” 乡村振兴有高度
青山叠翠,溪流清澈;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乡间村野,悠然自得……虽已过了冬至,同安的乡村仍是满眼绿意,美不胜收。农业更是呈现出智慧化融合发展的趋势。
2020年,同安康喜福、九龙谷等7个都市现代农业项目竣工投产,百利龙程、傲农夏商等23个产业项目扎实推进,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入驻种苗企业10家。
各具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态势,书写出同安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美丽答卷:2020年,汀溪镇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特色乡镇”,军营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古坑村获评“2020 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区省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作为全市农村人口最多、农业占有率最高的行政区,同安推进乡村振兴有着更现实的意义,对未来的突破发展也有着更高的规划——打造乡村振兴的厦门样板。
同安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业兴、家富、村美、人和”是同安打造乡村振兴厦门样板的目标,全区将加快推进试点项目和竹坝南洋风情小镇建设,以点串线带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构建都市现代农业体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创新发展乡村治理模式。
【展望2021】
产城融合加速 全力推进地铁9号线建设
展望新一年的发展,同安已经定下目标,而交通将是撑起城市品质格局的重要依托。
记者了解到,同安区今年将加快拓展交通大格局,力推直达厦门岛快速通道、“滨海旅游浪漫线至鼓浪屿”海上交通等20个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全力推进高铁350、地铁4号线和9号线建设。建成北站连接线、同翔大道(沈海高速至洪新路)等6条骨干路,不断完善“五横四纵”快速路体系,全面构筑互联互通的立体交通网络。
同安区政府主要领导表示,要利用“岛外大发展”的有力契机,以产城融合促品质,在2021年加快同安新城大发展和同翔高新城的大融合。
据介绍,同安新城将依托“三谷”建设,着力打造未来科技城核心区,依托滨海浪漫线打造集总部经济、国际赛事、休闲娱乐、高端酒店为一体的经济产业带。
在2021年,滨海西大道提升改造工程将全面完工,新城“五横七纵”路网体系初具规模,接驳公交和区域微公交系统将在新城落地。新城还将加快打造丙洲产业生态岛,推动美山路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波特曼二期和华强方特等高端酒店、银城智谷双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建设,力促环东海域医院、泰康医养健康综合体、同安一中滨海校区高中部等民生配套项目建成投用。
同翔高新城、凤南高端制造业基地则将做足“金砖”的文章,推进与金砖及“金砖+”国家在工业、科技等领域合作,打造金砖未来创新基地。该片区将加快建设海辰新能源、顺丰创新产业园,力促中国移动厦门云数据中心、精研自动化元件等7个项目投产。
老城区的品质提升则仍令人期待——宝龙大型城市综合体将加快建设;通山连海的67.4公里同安绿道将加快建设;苏颂书院、人民体育场等一批公建设施将建成投用……不断完善的公建配套,将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区在有机更新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产业创新升级 打造九大产业链群
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关键。2021年,同安全区将全力大招商招大商,打造九大产业链群,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这一年,同安将坚守实体经济和高端制造,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加速聚合。
同安将依托“总部+基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家居智造、现代流通、食品与都市现代农业等支柱产业提质增效,聚焦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和新材料、高端机械制造、新文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全力打造新经济产业集聚高地。促进冠烽医疗、泰亘信智能制造等6个项目开工,推动乐肴居食品、趣店科技等18个项目加快建设,促成金牌四期、海普锐等14个项目建成投产,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将迎来全面提速。按照计划,同安今年将加速推进传统产业和数字科技深度融合,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碳纤维复合等材料产业,加快推进星速机器人产业基地、呼博仕智能健康等项目建成投产。
发挥项目带动 力争落地高能级项目不低于40个
全力大招商招大商,是明年同安在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进程中一直着力推动的事情。依托“两个新城”,围绕九大产业链群,同安将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大型央企等行业领军企业,突出以商引商、联动招商、平台招商。
“高能级项目是关键,对于招商工作也将起到带动引领的作用。”同安区政府主要领导表示,同安2021年将力争落地高能级项目不低于40个,项目投资总额不低于1000亿元。
实际上,这些高能级的项目现在已经有了抓手,同安区已经在前期招商引资的基础上,加大与互联网龙头企业的沟通,明年将力促京东东南总部、腾讯云区域总部等一批总部项目落地,加快国铁吉讯等总部项目运营,推动京东智谷等高能级项目落地。
与此同时,今年同安区工程项目审批将进一步提速,深化“多批合一”“交地即交证”“一会四函一书”,全面推行施工许可阶段“全流程网办”,70%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提升至80%以上,让群众和企业在办事中增强获得感。
当地还将实行全流程“金牌店小二”服务,简化企业增资扩产办理流程,鼓励企业扩容增效,并将通过校企合作、劳务输入等形式,助力企业招工。
夯实民生根基 兑现群众关心的“幸福账单”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2021年,同安区将立足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资金和政策上予以保障,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一步步兑现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幸福账单”。
在同安,优质教育高地将逐渐形成。全区将在2021年建设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文笔塔学校等28个项目,建成四口圳学校、祥平中心小学二期等7所学校,新增学位7050个。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工作计划和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政府还将引进优质教育品牌,与华中师大、新教育等名校(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并将深化“名校跨岛”行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明年,同安的社会保障网将越织越密,政府将持续推进“幸福晚年计划”,开展“互联网+养老服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建设养老服务监管平台。深化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力促泰康之家鹭园医养健康综合体等项目投用。实行“多险合一”,完善“精准帮扶”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困难群众救助帮扶“一站式”服务。
对于群众的健康,同安区政府“很在乎”。明年,同安将慎终如始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促成环东海域医院运营,加快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科教综合楼、莲花卫生院等12个项目建设。推进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 落细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水平。
另外,在农村,同安将依托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等平台,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做强做优做大现代种苗业、智能设施农业等都市现代农业,并探索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破解农业规模用地难题。当地还将完善“五位一体”农村基层治理架构,大力推广“邻长制”“高山议理堂”等经验做法,拓宽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岗)的平台作用,努力开创乡村治理新局面。
【亮彩数据】
●2020年,同安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100 亿元,增长7.3%;财政总收入完成102亿元;区级财政收入完成26.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8.9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2020年,出台“稳岗援企 15 条”等一揽子纾困措施,兑现2790家(次)企业惠企资金14 亿元。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商事主体减负13.4 亿元。在政策“加油”和服务“助力”下,企业迅速恢复发展,辖区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5%。全年工业用电同比增长10.9%,位居全市第一。
●完成土地征收1万亩、房屋征收150万平方米,分别居全市第二、第三。房屋拆除连续4年保持全市领先。
●先进制造业成长迅速,746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80亿元,同比增长6.0%。
●创建全市首个政府主导的“云上爱心屋”商城,率先实现线下“爱心屋”镇(街)全覆盖;拓展“文明卫士”等市容管理数字平台,城市综合管理考评排名全市第二;苏厝村、埔后村等5个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数量全市第一。
●2021 年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 11%;财政总收入和区级财政收入均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相关链接】
发力“十四五”
打造五大功能区
锚定目标,起步冲刺。区“两会”上,“十四五”的发展蓝图也已绘就,同安将循着“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富美新同安”的目标,着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未来科技城核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生态人文名胜区和金砖未来创新基地,全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能级。
在产业发展领域,将依托未来科技城核心区、金砖未来创新基地建设,把同安新城、同翔高新城、凤南高端制造业基地打造成标志性战略性新兴产业载体。
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当地将精心布局“一圈一轴双新双引擎”发展空间,构建同安北部生态圈,打造山海发展轴,推动产业更新升级和城市更新提档, 驱动环东海域同安新城和同翔高新城发展“双引擎”。
在社会治理上,同安计划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和高水平健康之城,健全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内外联动上,同安将积极融入“海丝”支点城市建设,主动参与自贸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主动融入厦漳泉都市圈、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
按照计划,到2035年,同安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迈上新台阶,人才优势和创新动力显著增强,成为高水平创新型城区。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媒介合作:290488424(微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