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午下班,在中建二局二公司西安湖滨府项目的食堂内,前来就餐职工们陆续排队打饭。
“吃多少打多少,按量取食,不够再加。”说话的是食堂引导员杨增增。眼看着食堂内的打饭职工越来越多,杨增增开始了一遍遍的叮嘱。“工地工作内容不同,体力脑力消耗也不一样。”杨增增说,项目食堂实行的是分批就餐制,他作为引导员,不仅要引导就餐职工有序排队,更重要的是,提醒大家按需打菜、监督职工工友勤拿少取,杜绝浪费。
26岁的朱鹏是测量员,排到窗口时,他选择了红烧肉、蒜蓉青菜,窗口里的厨师颠着大勺扣了几下,便将他自备的餐盒装得满满当当。“现在每天中午是米饭配菜,一周两次下午是面食”。朱鹏告诉记者,项目食堂的是结合季节和地方特色编排的菜谱,菜式每天都会换,但有一条要求,那就是:不能浪费。
就在不久前,因为有一些职工在食堂就餐时,遇到不喜欢的饭菜经常直接倒掉,造成浪费。对此,西安湖滨府项目通过全面推行食堂“引导+管理+监督”的新模式,为的就是杜绝这种“舌尖上的浪费”。
每天一早,项目食堂管理员杨增增都是第一个来食堂的人,他要对送到项目上的食材进行检验和称重核对。“职工们来自全国各地,口味习惯各不相同,如果不能把握住大多数人的口味喜好,肯定会导致浪费。”王飞凤说,作为食堂管理员,他在保证食材新鲜的基础上,更要精准控制食材采购数量。食堂每天会根据当天就餐情况和职工外出就餐报告的情况,来摸清具体就餐人数,从而控制菜量,避免浪费;此外食堂还会将包子、馒头、面条等主食做成小份,鼓励职工们勤取少拿、随吃随拿;同时,项目食堂每周五都会提前告知下一周的菜谱,以本地菜为主,再结合职工不同口味,保证让每一名就餐职工既要吃饱、又要吃好。
在项目食堂内的墙上,贴着一些勤俭节约的宣传标语,时刻提醒就餐人员践行“光盘行动”。“自从‘光盘行动’以来,我在食堂就是吃多少打多少,力争不浪费一粒粮食。”45岁的水电工周超告诉记者,菜品增加了,分量有数了,环境变好了……食堂的种种用心职工们都看在眼里。现在每逢午餐和晚餐,工友们都是按量取食,大家的习惯也由之前的“粗犷”变得“精细”。
“每天‘光盘’的人都能获得光盘积分。”西安湖滨府项目部书记郝佩介绍说,为了能让“光盘”成为人人遵守、人人参与的自觉行动,该项目部推出光盘积分奖励政策,每月光盘积分累积最高的职工会被评为项目当月“光盘大使”,还能获得奖励,同时,项目部针对“光盘行动”实行目标考核,将食堂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纳入节能管理和生态节约型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光盘行动’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郝佩说,建筑工地工程体量不同,用工量也不同,项目在工期繁忙时,食堂就餐人数往往会多达上千人,所以项目部更要花心思制定好详细的管理制度,持续推进“光盘行动”常态化,守护好“舌尖上的文明”。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媒介合作:290488424(微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