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充电桩建设速度越来越快,但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充电焦虑”现象仍然存在。
买了电动汽车,发现小区不允许安充电桩;去外面的公共充电站,赶上用电高峰拉闸限电,无电可充……这些都是车主经常面临的“充电焦虑”。
为了解决车主的充电问题,车企在销售时经常会随车配送充电桩,而在一些老旧小区里新能源车主越来越多,电力容量出现了明显不足,从而导致充电桩不能安装。
在目的地或者沿途的公共充电站补能,也经常会遇到问题。坏桩、找不到桩、油车占位、充电排队甚至拉闸限电无电可充等窘境都会出现。
今年全国两会,一些代表委员结合自身调研情况,提出了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网建设化解充电难等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恒银科技董事长江浩然表示,充电桩在经历了前期的零散、无序、野蛮生长式发展后,原有的设备和技术以及粗放管理模式,难以支撑大规模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还存在“建而不用”“建而不实用”问题。他建议,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加快升级为充电网,避免对电网造成冲击,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学斌代表指出,虽然在较大城市内充电桩建设已经相对完善,但县域和乡镇范围充电桩数量依然稀少。同时,已建成的充电桩存在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和新能源汽车停不充电、短充长停等问题,造成充电桩利用率低。
为此,王学斌代表建议,一方面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充换电设施运营管理水平,通过智能化和数字化手段,提升设备可用率和故障处理能力;鼓励停车场与运营企业创新技术与管理措施,开展预约充电停车服务和采取差异化停车收费,避免燃油车占位。
在整个充电行业,一些头部的充电运营商也在倡导由“桩”到“网”的发展转变。
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多次表示,“我们一定要做充电网络,充电桩是把电充到车里,充电网是把一个区域里列成一个系统,可以进行有序地充电和放电。只有充电网才能支撑起大规模电动汽车的发展。”
相比单个的充电桩,充电网更加智能,能够根据车辆的实际电量和车主的用车需求、结合小区本身的电力容量,智能分配充电时间、充电功率。也就是说,“着急的车优先大功率充,不着急的小功率充甚至先不充”。
这样做得好处就是,保证了小区总电容的不超上限,更加安全。让充电更有序,合理避开用电高峰。
相比无序安装的充电桩,充电网也更安全。通过精准负荷约束,能够有效降低电网负荷的实时冲击,毫秒级响应电网调峰调频,避免了一刀切的拉闸限电。
车辆的实时充电信息和电池状态都能通过充电网查看,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和历史数据对比,能够提前预判烧车,可有效减少烧车事故。
据了解,特来电凭借“面向新能源汽车超大规模接入的充电网技术”,在2021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获评十大创新技术。该技术号称可以实现1亿辆电动汽车实时接入的充电网络,能够对电池安全进行监控预警,实时监控充电车辆状态。
面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的增长,充电行业确实需要由“桩”到“网”的转变,让充电从“无序”到“有序”,也让新能源汽车充电更加安全。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媒介合作:290488424(微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