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法评
放眼望千年,“郡县治,则天下安”。自秦朝置县以来,我国县域发展情况决定着国家治理状况,诸多历史经验与教训印证了国家安危系于郡县,国家盛衰维系于郡县。
总书记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承担新时代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历史性部署。县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共同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有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课题,农村美不美、农业强不强、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必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既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有拓展农业功能的深度;也要把提高农民收入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有维护农民利益的厚度。同时,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要一并推进,应有促进城乡融合的高度。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中国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红火,越来越美满幸福。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点和本质特征。我们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团结带领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赶考”,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幸福。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极大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沉甸甸的成绩单,映照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人民情怀。
乡村是中华民族的根,承载着十四亿人民的乡愁。乡村振兴建设不能再以过去搞城镇化的老方式进行,要避免城市建设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风貌破坏、过度拥堵集聚等问题转移到农村,乡愁的重塑、传承和持续发展,要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县域为主要载体,以村、社区、企业、学校教育、体育、医疗、政府等联结为实施主体,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以产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数字化为路径,从空间资源资利用布局到全产业链发展,从创新、金融以及技术,人才等要素导入到生活、游憩、景观环境及基础设施等硬件配套,从软环境营造、乡村治理提升升到软实力构建、乡土文化重塑,本策划方案从十个方面来解析乡愁构成并提出其实现的路径方略,期能以此形成较为系统化的思路,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共同富裕建设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促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有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
一、乡土——以县域为“城乡融合”落地单元,实现全域国土空间资源整体高效保护和利用
多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主要载体,要在一定范位内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和开发利用。县域被认为是打通城与乡的关键节点,《乡村振兴促进法》也明确提出了“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以县域为单位统筹全域城乡发展,一定要避免过去“城市本位的思路,平衡城乡发展关系,孩心是要实现城乡两个要素市场有序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多关系。因此,要突破“就乡村论乡村”的思维局限,构建从具域、乡镇到乡村的层层推进的乡村振兴体系。
(一)逐点突破——乡村点
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位,重点聚焦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田园风貌营造、乡土文化传承,自治组织建设、基层经营主体发展等实施层面内容。以村为单元开展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最基础的编制单见,在当前自上而下的室间规划体制下,不能成为传导和分解上位规划指标的单纯工具,更要结合乡村实际发展需求,注重空间资源治理及开发利用的成本效益(效果),兼顾约束性和灵活性,结合农村集体资产(货源)管理、集体土地(农用地、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等)流转的要求和需要,明确近期实施项目安排。同时,应以产业项目策划,基本民生服务设施建设为近期重点,重点,制定乡村振兴详细行动计划,指导具体工作开展。
(二)聚点成片------精品片
实践证明传统“离散式、小农化,同质化”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前乡村发展需要,从最早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还是近年发展较好的“两山”理念典范的鲁家村、“乡村旅游”典范袁家村,其成功经验都是经过一再验证的,簇群状、集群式是乡村的发展态势。组合若干有共同文化特色、空间联系紧凑、地缘亲缘紧密、产业特色相同的自然村或行政村成为联合发展体,甚至可以突破行政边界形成跨县联合的特色乡村群。重点以“一品一策”发展特色产业,共建生产生活设,共享地缘品牌,构建乡村生活服务圈,打造产村人文融合的发展综合体。如广州从化(县级市)万花园美丽乡村群,联合集聚成片、特色相近的村落打造新型乡村发展平台,制定美丽乡村群规划,起到“承上启下、补缺增色”作用。
(三)连片成面一融合区
在县圹域层面统筹各片区发展,侧重求同存异,引导多个片区齐头并进推动全域发展。“求同”即注重解决各片、各村难以靠其自身解决的共同问题,如资本金融资源支持、规模化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集聚区建设、农产品贸易及流通物流网格、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等:“存异”即突出对各片的差异化、特色化引导,协调各片区发展方向,保持县城城乡的多元活力。在做好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瑞上,更要制定县域乡村振兴成略规划,做好全城资源要素统筹,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广州从化在全域范围内打造七大美丽乡村集群,结合各片的蔬果、花卉、温泉,森林等不同资源条件指导各集形成自身特色,并通过城区新城建设,强化对全域乡村的辐射带动和服务功能,弥补一般乡村地区能级不足,成为区域要家集散和配置的平台,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二、乡业——立足县域打造“小精特”产业链,系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从全球的农业现代化历程来看,先后出现了机械化为特征的规模农业(如美国、加拿大,可称为农业现代化1,0)、庄园化为特征的设施农业(德国、法国,农业现代化2.0)、全产业链为特征的综合农业(日本、韩国.农业现代化3.0)等发展模式。我国作为原住民农业大国,不仅地区的地形条件差异巨大,而且乡村社群结构、产权所有制度等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应因地制宜选择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随着网络技术发展、中产市民入乡势头萌发,特别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为我国农业发展进入“4.0”时代提供了条件。“社会化、智慧型的生态农业”将是我国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合适模式,是因应不同地区农业基础条件,通过农业1,0+农业3.0或农业2.0+农业3.0,并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社会联合参与农村农业经营的社会化经营为特征,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高农机农技水平,强调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态型产业发展路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传承中华民族万年农拼文化的农业发展模式。
(一)培育根植乡土,综合发展的乡村经济
农村农业现代化一定程度是知识技术革新提升“三农”发展水平,以“三资”(资金、资产和资源)“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资本化转变为动力的发展变革有别于我国工业化是农业剩余由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而成为工业发展的资金积累,农村农业现代化将是通过农业部门剩余积累以及工业部门剩余积累以资金形式流入农村的方式,完成资本化的转变。
从国内外的经验看,百年前张謇(江苏南通,县域经济实践)、卢作孚(重庆北碚镇,镇域经济实毁)、黄展云(福建营前村,村级经济实践)等先辈,实践构建本地供应链的本地化综合发展。日本“地产地销”模式,在一定区域内建立乡村内部产销链条,实现价值剩余的区域内循环,成为融合本地社会、支持本地教育、民生服务等发展的“社区经济”“地域经济”。由于村级经济的融资能力相对较弱,很难实现“三资”“三权”的资本化转变,而县城以及平台功能较强的小(城)镇是外源资本流入乡村的重要节点,因此要以县域为单位,把县域经济作为农村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载体。
在新时期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结合中国国情,以县域经济综合发展为单元,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下,构建内源微循环与外源良性交互相结合的县城经济格局。各地应探索建设县城经济综合发展、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县乡村统筹综合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先行示范,通过以本土生产(农产品在本地生产、加工)、本地销售(物流、营销环节由本地企业提供,利润剩余留在本地)、内外消化(消费对象以本地为主、面向外部地域消费者)的方式建立农业供应链和消费链,并更多地将利润、税收用于本地乡村公共建设,形成以乡土社群为基础的微型区域经济圆。
(二)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全产业链为导向发展农村新业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最早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进入21世纪以来逐渐被广泛认同.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农副产业发展思路。但目前存在两方面的误区:一是各地一些相关部门在政策实践中仍把农村产业主要作为第一产业,追求第一产业简单生产力的外延扩张。二是很多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实践当中把一、二、三产业融合简单地理解为“农产品种(养)殖生产+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忽视了农村产业链各关键环节和组成业态的完整性。
把“两山理论”落实到以县域经济为主要载体的一二三产融合,要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价值,把山水田林湖草等全要素纳入农村产业生态型经济发展的考量中,推进生态产业化。要识别本地资源特色,挖掘和激活产品差异化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提高产业化水平,结合本地资源特色科学缩选特色产品。通过打造地理标志产品等手段塑造区域共有品牌,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品,强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保障。围绕优势特色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品研发创新、特色农业生产、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手工业、乡村物流、电子商务、网红直播基地、涉农金融服务、休闲农业、康养旅居等业态,在县域构建覆盖全产业链条的农村产业生态圈。
(三)以社会化、多元化为导向建立新型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
要让农村农业发展红利惠及本地,实现农业产业剩余价值内化最大最优。一方面需要有代表本地农户利益的经营主体,使经营获利回流到本地的发展建设和社会民生上。另一方面,需要把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链高端环节锚定在本地,离不开生产经营主体组成的多元化发展。
近百年来,通过社会化经营组织方式以解决我国分散化、规模小的小农经济问题的探索一直持续不断,从张赛的大生集团承担起地区的农业生产营销、社会服务等职能,到新中国后的人民公社统筹了农村基础生产、生活和政治活动组织,改革开放初期以华西村为代表的村办股份制企业承担了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功能,新世纪初浙江的“三位一体体(信用社、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会”)构建起省市县乡上下联动提供生产、供销、信用服务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一轮一轮的实践探索证明,社会化组织对于当时的乡村基层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适应性特别是浙江“农会”的探索,能解决农户市场灵敏度不足、缺乏议价能力、单独经营成本较高等问题。
而日本农业协同工会、农业协会联盟等农业先进国家的“农协”实践,也验证了社会化经营组织不仅能通过联合经营实现农村产业价值利润最大化,同时通过兼顾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事业供给,实现了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的同步提升。如日本“农协”为其会员(农村农业从业人员)的主要业务包括指导和教育培训业务,农产品销售与生产生活资料采购,储若、借贷、担保等农村信用及金融服务,会员及其资产保险及救助服务,医疗、保健、康复、照护等综合健康服务,老年人福利事务,乡村建设及资产管理,生产生活等公用设施建设运营,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受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基本覆盖了农村生产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通过一体化服务整合,为利益联结组织的成员谋求共同利益,提供综合服务,有利于调动激活乡村经济活力,营造更优经营环境和社会环境。
同时,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市场企业,联结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农业个体等合作,开展全产业链开发和一体化经营、标准化生产。需注意的是妥善发挥好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合作总要实现多方互利共赢。要避免资本下乡挤占农民利益,引导社会资本在乡村经营组织公司中的合理分配股权比例,如日本实施的“农工商合作事业计划” ,鼓励中小企业与农林渔业者合作,促进农林渔者成长为农工商经营主体,并为保护农林渔业者的利益,出台《农工商合作促进法》限制了农工商合作中工商业的出资股份不能超过49%。
(四)以区域性、系统性为特征引导农村产业空间整体开发
优化县域农村产业空间布局、统筹农产品生产地、集散地、展销售地及服务配套建设。各地应以发展现代农业为载体,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广业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业科装园、农村创业园、农业合作示范区、田园综合体等发展载体。应鼓励农业用地的立体化复合利用,探索农业高尔夫、田园音乐艺术、农产品生产加工深度体验,精深加工中央厨房等等农地多功能跨界界组合、跨业态发展,促进多业态创新,并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农村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探索农村农业区域整体开发模式,最大化各类资源产业化的协同效应。以产业融合乡村绿色化发展的理念,在一定乡村经济连片发展范围内,统筹乡付高标准农田、农林牧渔业种植养殖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区、物流仓储及营销展贸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建设,并注重对生态脆弱、生态价值大于经济价值的生态区域保护、形成区域性、系统性布局安排和开发建设方案,增强对社会资本、产业资源的引导和聚集功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加强产业生态化发展导向,推广稻鱼共生、立体林业等一体化种养结合布局、打造有机配料、有机饲料、有机加工、生物质能源等循环农业,不断提升农业绿色化、低碳化水平。
三、 乡创——加强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推动农村金融科技回归本源
过去农业发展长期处于“生产在地、两头在外”的发展状态,农业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的前端的科技研发创新和后端的金融、营销、物流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都集中在城市,乡村地区价值剩余十分有限。因此,农村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应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和金融服务创新,协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通过县域农村产业业态的完备各种发展,整体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实现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升级。
(一)推进农村农业科技创新
坚持科技引领,建立产学研协同的农村农业创新平台,逐步提升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农业科技园、太空农业示范园、贵重中药材植物工厂等的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促进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的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在广大乡村地区推广星创天地等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链条,为农民、返乡入乡人员在乡村创业创新提供创业培训、技术推广、项目孵化等优质服务,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技术支持农村数字化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传播,建设开放共享的农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
以粮食安全保障、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为导向,加强农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首要是良种育种、生物种业创新,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种业渗透与种源市场垄断,农产品市场充斥着这些跨国种业公司输入、在国内生产的转基因食品,已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要避免未来种业受制于人,必须加大育种科研攻关,加快“南繁硅谷”等种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加强农机装备领域创新,一方面要跟各地农业种养特色结合,因地制宜开展研发工作,如南方丘陵农业生产带应加强中小型农业机械设备研发。贫困落后山区侧重开发适合老人、妇女操作的简易农机设备,都市圈近郊乡村着力发展立体农业、设施农业技术等:另一方面要与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结合,发展远程监控、智能机器人、农用无人机等等智慧农业设施。
(二)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位,农村金融机构偏重于乡村的储蓄吸纳业务,对本地的涉农信贷发展不足,乡村的巨大金融需求一直未能充分满足,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村金融需求面将进一步扩大,需要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更充分、更广泛和创新性的金融服务。
强化县城普惠金融服务功能:依托县城打造服务本地农村农业的涉农金融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将更多资源配置到乡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改变农村金融是城市金融延伸的老旧模式,针对乡村金融服务对象金融需求变化,因应农村经营主体多元,资源要素复杂非标、发展业态跨界融合等特征,形成定制化金融服务机制。
以农村信用合作为主体形成各类金融机构分工协作共同推进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改变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离农”现状,推动其业务主要为本地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发挥好支农支小、服务基层的作用。商业银行应扩大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下沉服务重心,优化网点布局。增加涉农信贷规模。保险公司、融资担保机构、投资公司等增加乡村业务网点,开展农业保险、融资担保、创业投资等业务。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涉农金融产品。乡村的土地产权特殊性,自然生态资源非标性,导致了一般的交易市场不适应、一般的企业主体也不适应、一般的金融工具也不适应,要求深化金融改革。要鼓励农村土地信托等金融产品创新,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农民财产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信托收益转化成为合法的可抵押可转让的金融产品。应鼓励开展农村固定资产证券化,借鉴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方式,创新设计经营性资产和资源信托基金书REITS。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专业化的农村资金拆借市场、证券市场和票据贴现市场。构建三农绿色金融市场,结合农村地方特色产业和生态农业开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市场工具,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碳汇交易市场。
四、乡智——多层次打造懂农爱农人才队伍,引才引智参与乡村建设
人才是乡村振兴、创新发展的先决条件,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是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关键.然而。当前乡村报兴创新人才队伍短板明显,还存在结构分布不均、激励保障不足、培育成长机制有待改善。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乡村集聚人才能力,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加强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投入,通过外部招引和内部培育加快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一)优化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结构
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要优化乡村人才队伍构成。首先要提升农村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素质,一方面做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以及高素质农民等农业从业人才培育,另一方面要加大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乡村工匠、手艺传承人、农村电商人才等二、三产业发展人才的培育,形成支撑农村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强大人才队伍。二是加强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既要注重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培育,也要加强农村科技推广人才、人乡科技特派员等基层农技人才培育。三是注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建设,特别是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规划建设、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人才的输入和培育。四是加快完善乡村治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包括乡村基层干部,党政管理人才、乡村社会工作人才等培育。
(二)建立人才入乡激励机制
探索人才下乡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城市人才入乡、进城人员返乡创新创业。设法增加乡村对城市人才吸引力,要让返乡入乡人员看到留乡发展的前景,目前由于乡村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权益封闭于乡村集体内部,外来人员对乡村发展贡献和应享有的权益不时等,是乡村难以吸引留住人才的重要原因。
解决城市人才下乡的后顾之忧,探索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卡制度,让下乡人才在所服务乡村属地县市享有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社保、金融甚至消费等优惠待遇。在乡村户籍和村民权益分配上要有所突破,允许符合条件的返乡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当地乡村落户,并合理享有村民权益和相关的福利待遇,鼓励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建设农村人才公寓。
加强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人才流动。一是建立鼓励人才向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激励制度,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人才,给予工资待遇、考核评价、子女教育等倾斜政策。二是建立各类人才城乡双向流动机制,一方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等人才定期下乡服务机制,加强城市人才对乡村输出;另一方面建立乡村基层人才定期到城市对口部门轮岗挂职、锻炼培训,逐步提高乡村人才队伍素质。充分保障双向流动人才在职称评审、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和待遇,特别专业人才职称评价应给予政策倾斜让专业人才更愿意参与乡村发展建设,如广东在2021年全国首创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价,聚焦乡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让活跃在乡村一线的“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能脱颖而出。
(三) 完善乡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加强深入乡村基层的教育培训设施建设,通过支农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在乡村地区当地设立三农技术培训学校、教育实训基地、协同创新基地,加强对职业农民、能工巧匠、科技创新人才等本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鼓励涉农高等院校、职业教育院校加强涉农技术专业深沉建设,增设新兴涉农学科专业,加快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
为乡村农民接受教育创造便利条件。通过互联网远程教育、乡村基层流动特色学习班等形式,送技术、送课程下乡,为农民提高实用精品培训课程,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鼓农民工,留守妇女、职业农民等报考职业教育院校,并为报考农民放宽入学条件、适当降低文化素质测试录取分线、减免学习培训费用等,促进农民素质有明显提升。
五、乡居——强化乡村运景公交服务网络建设、实现乡村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水平与城市相当
一直以来,乡村生活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备、公共服务质量与城市水平差距较大,是乡村留不住人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农村“三清三拆” 、乡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的开展,乡村地区人居环境风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各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美丽乡村示范,在浙江省更是产生了许多未来乡村,共富先行村建设典型。
(一)创新乡村住房供给
“归用园居”是很多居住在城市的人心中抹不去的乡愁,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绿色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突出,希望能入乡生活养生和创业就业的城市人员观摸在不断增加。但“人无产则无恒居”,由于城市下乡人口无法享有乡村住房的所有权,乡村宅基地分配及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成为城市人下乡定居的障碍。
在坚持乡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通过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探索允许和支持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质押和流动交易,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在强化住房建设管理的前提下,应探索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入市交易,有条件地适当放开禁止城市人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建设用地管控。如对于入乡创业就业的创业人才、为当地乡村提高公共服务和技术服务的专业人才,应允许其可以购买当地宅基地,享有宅基地的资格权和使用权。此外,还应通过共享庄园、长租公寓等形式,向城市人有偿让渡乡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使用权,并通过该转让收益反哺当地乡村建设,尤其是加强对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
提高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突出住房设计体现地域、民族和乡土特色。各地应加强农村建房技术培训和指导,可通过设计图册等方式,为农民提供高颜值、低成本的住房建设指引。注重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特色与现代建筑建设技术的相互融合,鼓励农村住房建设采用新型建造技术和绿色建材,提高农村住房建设水平。
(二)搭建乡村便民服务平台
构建县城一乡镇一乡村三级民生服务网络,推动城市设施服务网络覆盖乡村,强化县城作为服务城乡的区域性、综合型公共服务中心功能,以规模化建设综合性强的公共服务设施为主。把乡镇建成农村服务资源配置中心和乡村治理中心,培育社会服务、生活服务、知识服务等专业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强化专门化公共服务能力。乡村社区要提高基本生活服务供给能力、因应乡村地区居民点相对分散的特征,建设泛在化、分布式的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形成乡村便民生活服务圈。
健全乡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应用智能化、数字化提升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参与乡村公共服务、生活服务提供,为村民及旅居人员提供文化艺术、文体娱乐、休闲游憩、家政服务,老人照料、幼儿托管等半公共半经营性生活服务。完善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和综合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学校等,弥补乡村医疗、教育服务的短板;通过设立智慧药房、无人零售商店、乡村快递配送等,极大提高乡村生活便利度。
六、乡旅——立足乡野乡趣的吸引物特色,多元开发乡村旅游精品
近年乡村旅游投资热度不断攀升,乡村旅游已成为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但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仍面临旅游同质化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品培育不足、资金人才土地资源约束、运营模式严重低端落后等现实困境。乡村旅游发展要在新时期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需要以乡村区域全面振兴为目标,以重乡愁、重体验、重生态的乡村旅游新需求为导向,以个性化、特色化旅游产品为主要供给,以多方主体联合经营为主要开发模式,以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应用为支撑,以互联网商业场景、社群社交场景、高颜值、高质量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
(一)树立全域旅游思维
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度,山水田林湖草等自然生态,民居建筑,历史文化、非遗传承等人文生活,种植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作坊、特产展销店铺等经济生产,皆可转化为乡村旅游资源并加以利用。乡村地区旅游资源遍在化,决定了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建立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把乡村游发展与本地经济振兴、生活品质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深入挖掘本地资源特色,让乡村旅游赋能地方可持续发展。
打造乡村全时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一是围绕食住行游购娱体系,加强核心旅游资源原点的建设,强化各个个性化特色旅游产品供给,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丰富旅游资源原点的吸引力。二是构建全域旅游精品线路,通过“旅游景观道”“绿道”“碧道”等游线,串点成面形成主题特色鲜明的旅游体验区。三是优化旅的产品组合和构成,建设丰富的日间旅游与夜间旅游项目,针对乡村一年四季不同时段特色,塑造旅游产品功能和特点、亮点;同时,还需要细化各类协调机制,促进各景点功能之间相互协调,确保各部门行政管理之间政策衔接顺畅。
(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旅游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体验化的新需求转变,催生乡村旅游的供给要形成更大个性化、体验型的旅游产品,并在产品开发过程注重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等资源,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开发独具特色的乡旅产品,实现乡村全域资源价值的整体提升。旅游主题来满足游客需求,可以有以下几种产品类型方向:
开发文化体验、艺术创意、大学生演艺音乐节等体验游乐型乡旅产品。结合乡村原有基础进行开发,如结合田园的农家乐体验、采摘、农事体验等,更可形成共享农庄、认养农业等新业态,让游客可以在乡村认领一块地、一棵树,或者认养一只动物等,与乡村产生更紧密的联系。也可结合农耕文化和乡村民俗的乡村非遗传承基地、民宿庭院、农家餐厅等,让游客获得更丰富的乡土文化活态体验。还可在田间地头结合大地景观,打造露天艺术公园、田园文化走廊、露天剧场等文化艺术娱乐设施,成为乡土文化、现代艺术碰撞交流的舞台。
开发田园康养、休闲度假等养生度假型乡旅产品。主要利用城乡环境、氛围的差异性、突出空气洁净、环境清幽的乡村慢生活,打造养生庄园、田野酒店、野奢度假村、森林疗养院等产品业态、侧重自然环境与优质健康服务的结合,让现代城市人能在乡村获得放松、调整。
开发科普研学、亲子教育等科普教育型乡村产品。乡野有城市里不常见的花草果木和飞禽走兽,村落里有代代相传的家训教导和传奇故事,可以成为接触大自然、围味历史、学习新常识的独特场所。利用乡村郊野建立生态科普营地、野外科考体验基地,结合村内闲置建筑、宗祠等打造国学讲堂,爱国教育基地等,打造以面向学生、青少年为主的研学旅游基地。
(三)创新乡村旅游开发运营模式
数字经济发展、互联网思维植入,“共享”“众筹”等创新运营模式与乡村旅游深度结合,衍生出共享农庄、认养田园、“民宿+”等等乡村做前产品开发新模式,旅游营销方式也随之出现了线上营销、智慧旅游、目的地管销等方式。
共享农庄是农户通过线上共享交易服务平台,出租闲置的乡村房屋,租客可在租赁期间获得房屋使用权的同时,可以分享附属于房屋的田园、菜园或果园的产出。如广州艾米共享农场,通过农田托管平台接受农户委托管理闲置的房屋、农田,并对托管农田、房屋进行统一经营管理,以城市家庭为主要客源招榄承租会员,会员有租赁房屋、可获得定期农产品直供,平台公司与农户分享经营效益。该模式实现了用闲置农资活化、农户增收、企业利润和城市居民绿色食品、安全食品消费需求的满足,未来更可与金融产品结合,派生更多与共享产权价值挂钩的金融产品。
“民宿+”复合发展模式是把“民宿”作为承段文化、价值追求的平台,利用民宿有别于刻板的规模化,标准化酒店的“非标性”,灵活叠加文化、艺术、教育、康养、生态、农耕、美食等等多元化主题,可派生出“民宿+田园养生”“民宿+露营基地”等等乡村项目业态。打造个性化突出的旅游标的,精准对接特有客群需求,形成较强的引流能力,从而带动其周边协同发展。如长沙民宿典范的“慧润模式”,以“一宅一品一主人”运营理念满足市场个性化、特色化需求,并通过“631”收益分配权比例联结农户、企业和村集体组成联合经营主体,经营收益按照农户60%、企业30%、村集体10%进行分配。2019年,以慧润为代表的民宿产业共有床位1129张。全年共实现民宿销售收入3150万元,带动农产品销售1890万元,带动就业3650余人,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就近致富。
依托互联网开展目的地型旅游营销。有别于传统以客源市场开发为导向,依托客源所在地进行旅行产品的策划、实施和销售的客源地型营销,目的地型旅游营销更多是应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通过平台直播,手机客户端、门户网站等,建立客源与目的地的直接联系,引导游客进入和产品输出。发挥新媒体、电商、OTA等线上平台作用,开展乡村旅游宣传推广,更能适应乡村旅游较为分散、非标化产品的特征,针对特点潜在客源社群进行更详细、精准的产品信息发布。同时,通过乡村周边设施配套的智慧化,比如高速无线网络、数字化标识、视频直播VR体验等,能实现乡村智慧旅游发展的升级,打造更具数字经济时代的乡村旅游产品。
七、乡景——坚游“三生金一”理念、塑造别具一格的乡村风貌
乡村具有不同于城市的特有美丽、过去有些地区的乡村建设,大多生搬硬套城市建设模式,对村落及文化景观进行粗暴的改造,不仅使乡村失去原有的特色和韵味,更人为地制备历史文脉。乡村景观营造,应深入挖掘当地的乡士特色,注重乡士特有的场所精神,展场所历史,延续现场所文脉,是乡村生产生 活场景是的凝聚和再现。
(一)彰显乡村聚落景观个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村聚落是当地乡村居民世代生活刻画形成的场所空间,具有显著的原生文化、地域文化特性。通过挖掘乡村特色、整体构建具有标识性的聚落景观,从村落整体格局延续原有文脉,优化民居、宗祠、巷道、水系、田园等布局,形成具有明显地方村落特征的建筑景观。例如岭南广府文化村落的宗祠和风水池、客家文化村落的围屋、潮汕文化村落的梳式冷巷。在空间序列组织上,注重对村落公共空间、庭院空间、建筑空间的层次组织,通过新业态功能注入,活化原有空间。营造新的空间场所。注重乡村建筑所承载的乡土文化和时代烙印,在乡村景观中注意对传统建筑工艺、独有建筑符号、本地化建筑材料等应用和再现。
(二)增添自然田园景观魅力
田园景观是自然生态与农耕文化交融的共同体、是乡村地域特色景观的独特标签。田园景观的造应更多展现其自然属性,降低、弱化或隐去人为干预因素。即使是近年开始在国流行的田园大地景观塑造,如稻田画、花海造型等、都应强调其自然特质,取材于自然、构筑像自然。避免出现有些地方明明是花海绿化主题,却以人工假花堆砌,让人难以融入。即使是应用新兴造景,如垂直绿化、驯化野花野草造景等新型农业景观,也要体现自然和谐之美。纯粹的自然乡村景观、才是人体验自然静谧、远离烦躁喧嚣的向往和追求。
(三)丰富乡土人文景观内涵
乡村人文要现是乡村文化的传承,是乡土文化的标识,之所以日本、我国的台湾省等地的乡村广获美誉,其人文景观所营造和展现出的艺术审美,是其魅力之所在。通过艺术化利用、形成既具有乡村淳朴氛围又不失现代时尚气息的乡村景观,如湖州德清莫干山的洋家乐、杭州西湖西侧的安缦法云、已成为享誉国际际的知名乡村景观。审美美的提升,使得乡村的一花一草一木、都能焕发出乡村的特有魅力。乡村文化景观的升级,要注重对于乡村文化的显性表达和隐性传承、构建具有品尝价值的乡村景观。
(四)营造生态低碳景观环境
乡村景观应体现低碳、生态、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等装术应用、在乡村景观中推广采用节水、节肥、节药、节能等先进的种养管技术、并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规式生态化。同时、乡村生态景观的营造、更应与乡村地区生态修复、流域治理.水土治理相结合,加强农业面污染防治,大力降低乡村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八、乡殊——挖掘和重塑乡土韵味、提升乡村消费环境和生活品质
如果说乡村景观是乡愁的是物质承载、乡土味道则是乡愁的非物质承载,总书记对村建设提出要“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振兴不是盲目粗暴的大开发大建设,要守住乡土文化的根,保存好乡村的味道,并控掘和释放乡士文化、乡村风味的传世价值. 让乡村振兴不只是冰冷的设施建设,还有温暖的人文关怀。
(一)传承乡村文化脉络
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历来备受关注,在近年的乡村建设中,乡村大部分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士获得了较好保护。但随临着农村发展开发深入,乡村文化传形而不传神,乡土文化特性逐渐消失,个别地方严重恶化,“商业化”“庸常化”现象频现,“假古董”“伪文化”问题时有发生,传统乡土文化面临外来文化冲击和通俗文化侵吞乃至同化,乡土味道日渐弱化。
乡土文化的活化传承,不仅需要把历史建筑、文保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凝固住”,更要让风俗节庆,传统技艺、戏曲舞蹈、文学美术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一是要从空间上营造文化氛围,依据本地乡土文化特色塑造主题鲜明的文化环境,不仅是建筑的物质形态上与文化主题形象保持一致性,更需要赋予空间功能、场所活动同样的文化内涵,让人在其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二是要活化传承传统技艺,建设非遗传承基地、乡土工匠作坊等,为非遗传承人、乡村工匠等特殊技能人才创透良好的创作空间,通过传统技艺的合理商品化实现传统技艺的价值,激励乡村文创产品、创意农业等发展,三是要活化传统文艺和节庆活动,通过举办传统节庆纪念、风俗礼仪再现、传统文艺表演等乡土文化活动,带领现代人回味传统风俗魅力,感受乡土文化自信。
(二)挖掘乡野美食特色
乡村美食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一种艺术,时下随着绿色消费成为热点。乡村美食越来越受到追棒。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推选发布的“100个乡村美食”引发社会热议,恰是其勾起了人们心底的浓浓乡愁和“老家的味道”。
“美食+”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乡村美食是绿色生态,返璞归真的象征,经过与文化旅游、地方特产、田园生活等整合创新,已超越了单纯管伙的概念,乡村美食成为极具生命力的乡土文化印记,哀家村的美食、沙县的小吃,都实践证明了乡土美食具备促进就业、创造收益、吸引资本、提升发展质量的现实价值,解决了数以万计农村劳动力就业致富。
乡村美食的开发和创新,要突破传统农产品的思维局限,应从乡村美食自身的特色出发,从多角度寻求乡村美食资源的价值转化。近年“李子染”“滇西小哥”等乡村美食类短视频在国际各大社交平台和视频网站上迅速兴起,不仅展现了乡村特色美食的内容,更展示了乡村的风土人情人气、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真实而富有感染力。乡村美食通过网红引流,带动了不仅是当地特色产品的销售,更倡导乡村田园生活方式,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事业等的发展。
乡村美食要塑造区域特色品牌,乡村美食推广尤其需要注重地方文化印记和特色品牌,加强地理标志产品,注册商标等品牌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原材料生产、成品加工技艺传承、食品体验和销售展示、物流配送以及电商平台推广等环节布局,细化产品差异化设计,塑造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美食IP。
九、乡治——以举国体制推进乡村振兴,创新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治理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脱贫攻坚战时期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治体系,进入乡村振兴新时期,应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首创互促共进,建立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获得更多幸福感。
(一)建设“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要注意中国乡村社会是传统伦理型社会,具有独特的农村宗法体系文化底蕴。历史实践已证明,单纯采用人治或法治并不适合乡村社会基层治理。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农村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符合我国农村社会传统和特色治理方式。以农村自治为载体:以法治为工具,以德治为感召,过去农村治理并未重视“德治”在乡村中的重要作用和传承。南方村落的宗祠、北方村落的村规、西部村落的民约,这些都是农村德治体系的体现,在这样的秩序管理下我国的乡村走过了几百上千年的健康发展。通过发挥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以德以乡贤乡圣为牵头,建立乡贤理事会,承担公共管理职能,有利于破除在城市资和市场进入乡村时所带来的重商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想弊端。
(二)强化“五级联动”推进机制
在脱贫攻坚战中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机制硕果累累,在乡村振兴中进一形步强化这五级联动的工作机制。《乡村振兴促进法》已明确是出“建立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建立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制度、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 。发挥党集中统一能力,协调不同利益部门统一到乡村振兴工作当中,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导致政策错位、步调不一致的情况。
十、乡魂——建设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挖掘传承优秀乡土文化精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传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重要保障,市民的乡愁、村民的乡愁,从乡愁到乡情到“乡振”,既是对人民内心深处田园梦想的抒发和释放,也是融汇现代城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促进和提升。通过文化教化、唤醒自觉,重建乡土内生精神力量,实现文化的振兴,人心的振兴,激发澎湃的活力与动能。
(一)便利公共文化服务
目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存在着村人民群众参与度不高,文化服务内容单一且品质不高、文化活动供需不匹配等问题。急需加快弥补公共文化服务短板,以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培育基层文化服务供给的内生动力,提高乡付公共文化服务实效。
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精准对接乡村百姓文化需求。建立乡镇综合文化活动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在设置布局中结合本地文化活动特色和习惯,尊重本地文化活动传统,将基础文化服务设施打造成为乡土文化的地标。根据群众日常文化活动需要,完善文化服务设施内部功能,设立传承传统文化价值的乡村文化讲堂、承载传统风俗礼仪的文化活动场所、展现乡村历史故事的特色博物展馆等特色化文化服务设施。
引导和鼓励社会专业力量入乡提供文化服务。有关地方政府应大力支持社会文化组织参与乡村文化供给,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送戏下乡、阅读推广培训。如山东威海市转变造成财政负担较大的政府直接采购服务,通过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扶持专业的文化组织孵化中心,对具有成长潜力的文化组织进行培育孵化,让经过培育的社会文化组织重点面向基层社区和农村开展类型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
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建立县,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构建“公共文化资源信息采集-------信息推送------信息获取和反馈-----实物化使用”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建立文化服务信息复合传播渠道,形成线上线下共建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共享,弥补乡村基层公共文化资源不足。
(二)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重塑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乡土社会的凝聚力。乡村社区的精神面貌源自耕读文化、宗族文化、民俗文化等的精神文明,通过把承载这种乡土精神的文化传承,起到立管宜教的作用。比如珠三角地区的广府文化村落,通过赛龙舟,舞狮子等活动,宣场团结拼搏之精神。
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既要遏制城市劣质文化对乡土文化的侵蚀、也要破除传统乡土文化中的陈规陋习。深入控掘乡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和美,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等等优秀思想观念和精神力量,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结语:
留得住绿水青山 记得住乡情乡愁。春天的桃花红艳艳、夏天的荷叶层青翠欲滴、秋天的稻浪层层金色,冬天的浙江农村,又是别有一番景象:远处,重山叠嶂,层林尽染,烟雾缭绕间,恍若仙境;近一点,原野辽阔,田水相间,偶尔掠过几只白鹭,留下一抹乡愁;再近一点,松竹挺立,屋舍俨然,稚子嬉闹,鸡犬相闻。若是沿着乡间河渠信步游走,清风习习,流水潺潺,野花点点,虫鸟对语,更为惬意。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一脉青山、一方绿水,一棵百年老树、一口清冽老井,一则美丽传说,都是乡愁的载体,都能唤起游子浓烈的故土眷恋和家国情怀。恰当地把这些元素摆放在游园、广场、村落,不仅实现废物利用,还能增添亲情、温情和乡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接续奋斗中,一步步从愿望变成现实。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更需要打造好独具特色、农村各方面的发展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把乡村建设更有“人情味”,给乡愁留下一个可以靠泊的“港湾”。乡村有着“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明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乡愁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要不忘来路、不忘初心、不忘赤子情,帮助家乡发展、带领乡亲们致富。
加大乡风文明建设。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要紧贴乡土本色,建立生态宜居、简约文明、绿色低碳的美丽乡村,以绿色留人、留心,给乡愁留下一泓可以传续的“山水”。有了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加快培育广大农民自己的绿色产业,加强对“梯田乡愁”的保护和传承,调整其治理,改善其生活,让绿色成为广大村民记忆归属,给乡愁留下一片可以承载的“热土”。让故土家园成为情感永恒的归宿,更成为精神永远的家园,带来推动乡村振兴的多重效应。
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乡村振兴不能离开乡愁记忆,村民的那份“乡愁”情结,也必须在领导干部的“宏图”规划之中。根植于本土的传统建筑,传承农耕文化,引导村民落实“门前三包”。通过集中开展乡村环境治理,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通过挖掘村庄历史,深度探索梯田产业、梯田旅游、梯田文化的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乡村休闲游、研学实践游的精品路线,逐步实现乡土文化的转型与升级,让历史与现代、时尚和复古在合理建设中迸发出新时代的火花,留一份原始,就留住了一份“乡愁”。
开展家风家教教育。“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家永远是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承载着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对于那些有记忆传承的传统民居、宗庙祠堂、文物古迹要全方位普查,激发绿色农业发展积极性,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让他们了解祖辈生活的艰辛。推进“三大革命”“三大攻坚”行动,大力打造具有庄浪特色的梯田品牌,寻找共同文化根源,教育下一代,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让乡愁有了根,让乡村记忆有了归宿。乡村在,乡愁在,明天在,希望在。
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贡献并引领世界文明形态的跃升方向。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因交融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共同富裕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而生发和出场,继承和创新了社会主义文明对于人类平等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美好追求,超越了“资本至上”“物质至上”的西方现代化模式,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关切人类命运的世界情怀。共同富裕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内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之中,也寓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之中。共同富裕所坚持的“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价值旨归”的发展模式,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固有的局限性,开创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新道路,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原创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