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守初心不负韶华勇作为

—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必将实现


田锦超

70年代末,我国首次出现了“小康之家”的概念。“小康”这一古老而美好的梦想,从此被创造性地用来诠释中国新时代坐标上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

决胜全面小康,书写中国华章。

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将决战收官。我国国家领导人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中说,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表示,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传承华夏文化,贡献中国智慧。

在为全面小康目标不断奋斗创新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其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思想源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为诸多实践与创新提供文化沃土。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传承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历史,孕育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与劳动人民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挖掘根植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优秀特质,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的同中国当代文化与改革发展相融通。展示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我们今天的国运昌盛,全民小康,得益于中国文化的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特质,使中华民族在西方文化霸权,文化渗透的背景下,依旧坚定文化自信,理论自信为世界文明多样性、包容性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依旧坚定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为我国决胜全面小康汲取营养,提供支撑。

在短短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历经风风雨雨,是我们的和合思想,大同理念,自强精神等中华文明优秀基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精神力量,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国家一声令下,全民一致响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遍地开花,艰苦奋进的时代精神处处彰显,团结一心的斗争精神全面体现。所有这些思想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巩固,拓展,不断创新中国模式,发扬中国文化,发挥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为百年目标的实现与未来期许的胜利提供文化和经济双保障。

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教育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上,用在破难题,克难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东西南北中一致一体,党政军民学同心同力,决胜全面小康目标一定能获全胜,必将获得全胜。

砥砺奋进守初心不负韶华勇作为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

2017年,新华社发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956.4万名,比上年净增11.7万名,增幅为0.1%,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457.2万个,比上年增加5.3万个,增幅为1.2%,其中,基层党委22.8万个,总支部29.1万个,支部405.2万个。

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

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我们有这样的党这样的组织,这样的党员,有这样一位心里时刻系着全国人民的领路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掌舵者,何愁我们党的各种建设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与成功呢?

唱响时代最强音,传递时代正能量,争当时代先行者,致力于美丽中国建设,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同时也是通向下一个更加伟大胜利的新起点!

(作者系一级调研员田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