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绵竹年画博物馆首次通过新华社记者商洋(英文名:Sylvia)的海外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账号亮相。与西安大明宫、湖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成都金沙博物馆等博物馆“大咖”一道,面向海外2000多万网友们开箱鉴“宝”,收获众多点赞和评论,讲述了五彩斑斓的中国文化故事。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逢春节,换上新的年画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祈求新一年吉祥安康。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始于宋代盛于明清,以木版刻印、手工彩绘为特色,又称绵竹木版年画。绵竹年画的制作特色在于手工施彩和勾线,色彩明快、线条流畅、内容多样。同一个线版的年画经由不同艺人,甚至同一艺人不同的力道、心情进行彩绘,呈现出“同形不同色”的风格趣味。
绵竹传统年画门神
作为传承了千年传统美术技艺的绵竹年画,在新中国成立后又注入了新内容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2006年6月,绵竹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绵竹年画博物馆
绵竹年画博物馆是目前我国较早的专业年画博物馆之一,馆内展示着清代绵竹年画大师黄瑞鹄所作《迎春图》的3D动画,此卷描绘了当时绵竹迎春会盛况,包含460多个人物和丰富多彩的民俗及商业活动,被誉为清代的《清明上河图》。除收藏外,博物馆集保护、传承、研究、展览、推广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传授年画技法培育新人,指导开发文创品和衍生品。如今,绵竹传统年画和文创产品的足迹已遍布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绵竹孝德镇的“绵竹年画村”
绵竹年画村村民作画
绵竹年画还是植根于中国乡土文化的绘画艺术。在绵竹孝德镇的“绵竹年画村”里,所有建筑的外墙都彩绘着各种风情的年画。 “忙时扛锄头,闲时拿笔头”,农闲之时村民们相聚“农闲堂”绘制年画,用勤劳的双手,勾绘出岁月与回忆,也记录了幸福和美好。
孩子们在年画村席地作画,描绘家乡美景
绵竹年画,将独特的艺术形式以烟火气的表达,讲述了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小小的博物馆文创,把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融入日常生活中,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传承的力量。
绵竹年画虎年文创产品
文/陈贝贝 视频剪辑/王敏行
图片由绵竹市委宣传部提供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媒介合作:290488424(微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