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举办“2022广东科技产业发展趋势论坛”
围绕“变”与“不变”的时代发展主旋律,谱写因时取势、以势待时的科技创新大诗篇,绘制宏观经济政策下经济转型发展全景图,洞察碳中和、新能源、大数据、脑机接口产业新肌理,梳理科技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强逻辑···
12月23日,由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主办、贵州省投资促进局、铜仁市人民政府支持的“2022广东科技产业发展趋势论坛”在深圳举行,商会近300位科技企业家、行业龙头、创新科技领军企业参加论坛。王理宗会长做《2022广东科技产业发展趋势研判》主题演讲并主持对话,董李执行会长和大数据行业翘楚同台推演新能源、数字化的变革之路与产业机会。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付应刚、铜仁市委常委闫晓青分别做了投资环境推介。
【1】哪个字,写就了科技的力量与价值?
从2019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到2020年的新冠疫情,再到2021年的行业地震,我们总以为历史已经足够惊心动魄,但是也许更剧烈的变化还在前方等着我们。这是一个变局大时代,你和我都别无选择,必须去真正深刻地理解这个时代,理解它的全局、行业,资产的变化脉络究竟是什么,这才能更好地走进时代。
一个“变”字,一定程度上也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的光。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变”是一种属于中国的智慧,变则通,通则存,存则久。在这个时代,“变”也是我们甄别外界信息、保持本心的一种方式。
理宗会长强调,企业家既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天,胸有丘壑。他用三个“势”为我们架起一座理解现在与未来,政策与产业,现象与逻辑的桥梁,他以睿智的头脑、广博的见识和丰富的体悟,为我们提供理解变化的养分与方法论。
1.看形势,辨风向。对应科技产业发展要顺应四个面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活质量,坚守两个不盲目——不盲目陈规守业,不盲目好高骛远,是稳定发展之正道。从国内外经济社会的整体形势,2022年企业家要将疫情反复、全球通胀、供应链冲击、预期转弱四重压力转化为动力,同时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的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民生政策、开放政策中找到发展方向和新增长点。他预测,明年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和投资均超过20%的增长。
2.找优势,明赛道。理宗会长提出,产业链、供应链优强;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机制灵活、创新平台众多;龙头企业聚集、产业规模庞大;国际市场渠道成熟,营商环境优越,区域品牌影响力大等方面是广东科技产业的核心优势,广东7个超万亿产业集群是科技产业的突出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集成电路、新型材料、工业机器人等战略新兴产业优势也相当明显。企业家首先理解科技强国战略,只要从事与“国强民富”相关的科技创新,坚持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径,都将获得新赛道的新红利,确立新优势下的新格局。
3.观态势,拓市场。理宗会长预判,2022年中国的出口仍然会保持高速增长,明年广东的进出口额增速在15%以上,要关注海外市场动向和跨境电商数据,做好海外市场拓展;同时,理宗会长提醒大家挖掘县域经济的广阔市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意味着边缘地带会像鲜花一般绽放。同时寻找新技术的应用场景,这意味着不要只从技术本身寻找出路,而是要去精准贴近市场,找出最适合的技术演进路径,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找到一片更加广阔的科技产业发展蓝海。同时,他指出,明年企业将面临经营成本继续攀升,环保的要求更严格,劳动力短缺,供应链受阻,竞争加剧,传统产业压力越来越大所带来的挑战。希望在降成本、强研发、提效率、拓市场四方面苦下功夫。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理宗会长提醒大家,不能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不能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也不能把攻坚战打成消耗战。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不同时代我们面临的竞争都是多维度的。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合,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全局制胜,我们能做的是强化自身优势,明确自己的确定性,找到合适的破局点。
【2】哪个词,决定了中国未来10年的发展方式?
2021年,深刻烙印的,广东的企业家感同身受的是9月上旬的错峰用电,“开三停四“或”开二停五“,此外,全国多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电力紧张。
董李会长在《新能源产业的机会》主题演讲中分析,全球电力供应紧张的背后,其实凸显了电力系统一个至今没有解决的短板,就是储能技术。储能技术不发达,相当于电力这个产品没有“库存”作为缓冲,任何一次供求关系的大幅波动,都会对电力系统造成冲击。尤其是,随着全球的能源结构从传统能源转向新能源,这个短板会越来越突出。
我们能不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关键也在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储能技术是你必须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
对于储能技术所带来的机会,他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储能市场将在几年内急剧扩张。今年7月份,国家发改委下发了一个《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要达3000万千瓦以上,这是目前装机规模的将近10倍。4年增长9倍,这个想象空间太大了。如果你是投资者,建议你把储能板块纳入重点关注领域。
第二,未来的储能技术,以电化学储能为主。储能技术主要有四个方向: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电化学储能。而电化学储能,也就是以锂电池为代表的各种电池技术,它的应用场景最广泛,被认为是未来储能技术的主流,会占到全部储能的90%以上。
第三,储能领域分两大块:一是像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生产商;二是电池系统的集成商,也就是把电池包、安保消防系统、变流器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等集成起来,这个领域目前有华为、阳光电源等。虽然已经有了行业巨头,但并不是说其他人就没机会了。储能和其他能源技术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像光伏、风能这些行业,都是先有技术标准和规范,进入的玩家必须遵守;而针对储能行业的国家标准,目前还不成体系,大多都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换句话说,这个领域的所有玩家都有参与制定规则的机会。
第四,未来可能会出现“共享储能”模式。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定,新能源发电项目必须配套不低于10%的储能容量,以确保上网电力的稳定性。但是,如果每个新能源场站都要自建10%的储能装机容量,也比较麻烦。所以未来有可能出现一种商业模式,就是建立“共享储能电站”,这个区域内的各个新能源场站向它付费,用它的电能来调峰调频。
软银重金投资储能技术,特斯拉的另一面其实是全球储能巨头,对于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厂商,储能也是一片新蓝海。董李会长预言,储能领域无论是电池制造还是集成能力,中国很快就会走到世界的最前沿。
【3】哪些数字,将重塑我们的商业形态与生活方式?
最近半年以来,“元宇宙”概念火得一塌糊涂。扎克伯格说,元宇宙就是下一代互联网,他准备花5年时间,把脸书变成一家元宇宙公司。8月份,字节跳动花90亿人民币收购了一家虚拟现实创业公司Pico,媒体认为这是字节跳动在和腾讯抢夺元宇宙赛道。另外据彭博社估计,全球“元宇宙”市场规模在3年后将达到8000亿美元,这是2020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的5倍。
三牛犇(深圳)控股集团董事长张文斌既是大数据研究专家,也是年轻的大数据创业者,他全面解读了数字在未来产业、商业、生活、投资领域的底层动力。他的结论是:数字化不仅是企业降本的核武器,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基建,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认知和一种思维方式。
除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有元宇宙催生的数字镜像带来的巨大机会,都将带来无限想象空间。但同时,我们也将面临这些新行业、新赛道和新模式带来的史无前例的规范化挑战,比如为数据开放划清法律底线,为数字平台行为列出负面清单,为虚拟的数字镜像世界设计规则,毕竟除了发展,我们还需要规范和责任,去创造一个可能更好的世界。
【4】哪些支点,将撑起科技制造业从大到强的跃升?
王理宗会长领衔商会四位副会长,电子信息、新型显示、电感行业及工业互联网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如何提升科技制造业竞争力”为题,为大家奉上了一场闪烁思想火花、蕴藉变革力量的精彩对话。
理宗会长如清醒的智者,从点到面启迪大家思考四个问题——科技制造业如何做市场、如何搞研发、如何确立自己的竞争力要素、如何认识压力抓住机遇,为大家理清了产业发展的逻辑线条;同时,他也如一名笃行的勇者,昭示了深圳、广东科技产业澎湃不息的创新动能,展望了湾区科技产业滚滚向前的浪潮,提振大家在深学笃行中担使命,在发挥优势中谋发展的坚定信心。
深圳市溢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健强、深圳市绘王动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鹤峰、深圳市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宇、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张波在与理宗会长的对话中表示,科技制造业是时代风口下的企业,理应承担起新时代的新使命。
梁健强认为,中国大部分制造业是要走先做大,再做强的道路。
李宇认为,企业最重要是关注市场的变化,时刻贴近市场。
徐鹤峰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选定行业后的坚守。
张峰认为,企业要有畅通的供应链才能保持竞争力。
这些企业共同的特点是研发投入均占销售额8%以上,有的占30%,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商业模式下,对市场、研发、竞争力要素和机遇压力的理解不同,路径不同,但是都应坚守初心、顺应全世界、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同时要面对新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商业行为;特别是在新的社会变化下,未雨绸缪,走内生、跃进和创新驱动的道路,并重新思考自己的护城河和商业模式。
他们均对企业明年的增长持有绝对的信息,其理由是,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每位心怀理想,身怀绝技、脚下有路、眼里有光的嘉宾的闪光观点,为我们拼出了新时代最醒目的一个字“变”,也照亮了2022年科技产业的“势”,而每一个巨变的时代,必将催生璀璨之思想、蕴藉变革之伟力、诞生辉煌之企业、孵化澎湃之文化。科技企业作为时代发展的中流砥柱,更需理解变革逻辑,顺应变革潮流,抓住变革机遇,共赢变革未来。
正如理宗会长在其主题演讲中所说,在全球进入低增长时代的历史进程时,中国经济具有高成长属性的细分领域仍然非常多,特别是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科技产业将创造中国经济更加广阔和灿烂的星辰大海。但所有科技一定要和“善”结合,才能创造出未来的美好世界。让我们跟随内心对美好的期望,善用科技这柄改造旧世界的利剑,以热爱为光,梦想为炬,去照亮2022年的新征程,不惧未来,一路向前。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媒介合作:290488424(微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