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大学社会实践团走进河南省荥阳市广武镇,开展了以“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广武镇在智慧农业、庭院经济以及乡村振兴方面的探索与成果。
一、智慧农业助力乡村发展
广武镇地处荥阳市东北部、黄河之滨,是郑州市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广武镇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实践团成员深入广武镇的智慧农业大棚,亲眼目睹了智能化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手机APP,农民可以远程控制大棚内的灌溉、施肥、通风等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
“当我第一次看到农民伯伯通过手机就能控制大棚里的灌溉系统时,我被深深震撼了。”实践团成员小张感慨道,“这不仅改变了我对传统农业的认知,更让我看到了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
图为广武镇智能化大棚
实践团还了解到,广武镇在智慧农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庭院经济新模式。村民们利用自家院落种植蔬菜、花卉等,不仅满足了自家需求,多余的农产品还可以通过市场销售增加收入。这种模式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还为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走在广武镇的乡村小道上,看到家家户户的小菜园里生机勃勃,我仿佛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实践团成员小张动情地说,“这些小菜园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二、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与广武镇相关负责人的访谈中,实践团了解到,广武镇在智慧农业与庭院经济结合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探索。通过物联网技术,村民们在庭院中种植的蔬菜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此外,广武镇还计划利用智慧农业技术打造乡村游线路,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体验乡村生活,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智慧农业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更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广武镇的赵主任在访谈中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智慧农业和庭院经济的结合,让乡村变得更加美丽、富裕。”
实践团还了解到,广武镇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帮助村民掌握电工、电焊工等技术,提升就业能力。同时,借助智慧农业技术,广武镇的蔬菜销售渠道不断拓宽,吸引了省外采购商前来采购,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这次调研让我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实践团成员小肖说,“广武镇的智慧农业实践,让我看到了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
三、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
通过此次调研,山东大学社会实践团深刻感受到智慧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广武镇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践团成员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广武镇的发展,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图为调研团队员与村民合照
“广武镇的乡村振兴之路让我深受启发。”实践团成员小赵说,“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希望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乡村振兴实践中,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让山东大学学子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的前沿实践,也为他们提供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关注乡村发展,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广武镇的田野间,智慧农业的种子已经深深扎根,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实践团的队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动,告别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他们相信,在科技的助力下,广武镇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正如那首诗中所写:“田野间,智慧的光芒闪耀,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然吹响。未来可期,山河无恙,乡村的希望在智慧的田野上绽放。”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媒介合作:290488424(微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