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在延边州汪清县举行了“吉林省长白山黑木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会议暨优质长白山黑木耳推介活动”,旨在挖掘特色资源潜力,发展黑木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活动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延边州人民政府主办,汪清县人民政府承办,邀请了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黑木耳的发展。
刘文国强调,吉林省近年来大力发展食药用菌产业,构建了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特别支持黑木耳产业,推动其绿色、特色、优质、品牌化发展,产业规模和链条不断壮大。2022年,全省黑木耳栽培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产值达215亿元。长白山黑木耳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国家级。黑木耳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的重要力量。
苏庆良在致辞中指出,此次活动是延边州发展黑木耳产业、提升品牌的重要机遇。近年来,通过增加扶持,推动了黑木耳产业的规模和品质提升,年栽培量达到14亿袋,占全省约50%。已获得3个地理证明商标和1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021年起,在国家和省级部门支持下,延边州加速推进黑木耳产业的工厂化、园区化、自动化和专业化,显著提升了产业质量和效益,有效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金桂英概述了汪清县黑木耳产业情况。该县年栽培黑木耳6.5亿袋,产量3.5万吨,占全州45%、全省30%、全国7%,产值达34亿元。该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在随后的第四届吉林省优质黑木耳颁奖仪式上,李玉、刘文国、苏庆良为34个栽培菌种优良、生长环境优异、质量安全可靠、口感爽滑细腻的优质长白山黑木耳获奖单位颁奖,并举行了黑木耳意向采购签约仪式,第四届吉林省优质黑木耳基地与供销企业签订了产品订购协议。
随后,5位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科研专家、企业代表一起分享各自领域推动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作为本次活动突出亮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参加活动并作《未来十年我国黑木耳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专题授课。分析了食药用菌产业发展趋势,对我省食药用菌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给与了前瞻性的指点。
当日下午,与会领导同黑木耳领域专家、重点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经销商等参会人员走进汪清县鸡冠乡露地黑木耳生产基地、桃源小木耳生产基地现场观摩。大家在基地负责人的引导下,了解汪清黑木耳发展情况,探讨汲取宝贵经验,共同谋划把木耳产业做大做强。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媒介合作:290488424(微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