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8日,由中国未来研究会健康治理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主办,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马鞍山长三角健康治理研究院协办的2021年“健康中国与公众健康”论坛暨公共健康体系适宜程度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其区县和部分地市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新闻媒体等130余人参加了论坛。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浩、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刘霞应邀出席论坛并致辞。
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郝模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健康中国的新征程——公共健康的时代性与紧迫性》的主旨演讲。“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没有适宜的公共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 郝模教授领导协同创新团队,协同11所高校,历经八年的系统研究,构建了适宜公共健康体系理论,打造了公共健康动态大数据平台、公共健康体系发展战略研制平台、重大风险因素预警平台。郝模认为,想要把公共健康体系做到“强大”,必须走“适宜”道路,实现“强大”的过程也体现了追求卓越的过程,必然提升健康治理能力。
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中国未来研究会健康治理分会会长龚朝晖发布了公共健康体系适宜程度系列排行榜,包括2020年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公共健康体系适宜程度系列排行榜,以及2019年度上海各区和苏浙皖各城市公共健康体系适宜程度系列排行榜。这是继医院排行榜、医学院校排行榜和临床学科排行榜之后,我国公共健康领域的重大突破。龚会长表示,这一排行榜是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团队的重大、原创性学术成果;旨在帮助准确把握所在区域公共健康体系的总体状况;协助定量明确特定体系与适宜标准之间的差距;并帮助前瞻分析体系的发展趋势和进步潜力;协助科学对接现实中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协同创新中心还能提供专业精准的资政服务,协助有需求的地区把握关键问题、分析问题根源、明确体系发展策略,助力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浩介绍,目前上海市已将适宜公共健康体系相关研究纳入到第五轮三年行动计划当中,并应用于16个区的体系建设绩效评价。
202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公共健康体系平均适宜程度评分为637.9分。其中,上海(792.9分)位列第1,北京(772.1分)、江苏(716.0分)、浙江(701.1分)与广东(695.0分)分列第2-5位。
上海、北京、浙江在传染病防制领域分列前3;江苏、北京、广东则在突发应急领域表现突出,占据前3位;在慢性病防制领域排名前3的是上海、台湾和北京,其中上海和北京在妇女保健领域也分列第1和第3,第2为江苏,在儿童保健领域分列前2,第3是浙江;而在精神健康领域,北京居于首位,台湾第2,上海则排名第3。可见,即使是位列第1的上海,也存在相对薄弱的领域,如突发应急领域仍有提升空间。
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资源配置平均评分为399.4分,距离适宜标准仍有不小差距。其中,香港(685.6分)位列第1,澳门(564.4分)、北京(468.9分)、江苏(458.5分)与安徽(457.2分)分列第2-5位。香港、澳门在人力、财力、物力三类资源中均分列第1和第2;台湾在人力和物力资源中位列第3,财力资源排名第3的则是福建;信息资源适宜程度位列前2位的分别是上海和北京(表1-2)。虽然上海6领域合计的适宜程度排名第1,但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仅位列第8位。例如,上海财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排名靠后。如果上海能够继续加大对公共健康的投入,则体系的适宜程度还将进一步提升。
2019年苏浙皖各城市公共健康体系平均适宜程度评分为521.1分,各城市间的差异相对较小。其中,杭州(635.0分)位列第1,苏州(601.7分)、无锡(592.2分)、宁波(587.4分)与常州(586.2分)分列第2-5位。
6个领域的具体情况如下:杭州在各领域防制中均表现突出,除儿童保健领域外,其他5个领域则均位列第1。传染病防制领域位列第2、3名的分别是无锡、常州,突发应急领域为嘉兴、苏州,慢性病领域为苏州、宁波,妇女保健领域为合肥、宁波,精神健康领域则为无锡和宁波。在儿童保健领域,南京适宜程度最高,杭州次之,苏州第3。
从资源配置要素看,2019年苏浙皖各城市公共健康体系资源配置平均适宜程度评分为336.6分其中,常州(455.8分)位列第1,无锡(435.4分)、苏州(408.0分)、嘉兴(398.7分)与南京(393.1分)分列第2-5位。可见,按照适宜投入的要求,即使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好的区域,城市的公共健康资源配置水平距离适宜标准的差距均超过50%。人力资源方面,排名前3的是无锡、常州、盐城;常州、无锡和杭州在经费投入方面的适宜程度较高,财力资源适宜程度分列前3;常州和无锡在物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也较好,位列前2位。
2019年上海16个区公共健康体系平均适宜程度评分为583.7分。其中,松江(626.3分)位列第1,普陀(612.0分)、静安(603.1分)、浦东(595.2分)与黄浦(588.7分)分列第2-5位。总体上16个区的评分均在500分以上,各区之间相对均衡,整体已达到“中等”适宜水平;奉贤的适宜度评分在苏浙皖40个城市中排名第9(合肥之后,滁州之前),水平相对不低。
从6个领域的情况看:传染病防制领域适宜程度排名前3的分别为松江、普陀、黄浦,突发应急领域则为浦东、松江、静安;在慢性病防制领域,松江、静安和普陀分列前3;妇女保健领域排名前3的是普陀、闵行、松江;松江、普陀在儿童保健领域也表现突出,位居前2位,青浦则排名第3;精神健康领域,长宁区排名第1,松江其次,黄浦第3。
从资源配置要素看,2019年上海16个区公共健康体系资源配置平均适宜程度评分为405.8分,虽高于苏浙皖各城市的平均评分,但同样与适宜标准有一定差距。其中,普陀(460.8分)位列第一,徐汇(450.0分)、长宁(436.4分)、浦东(435.6分)与静安(429.0分)分列第2-5位。分不同类型的资源看,人力资源适宜程度前3位的分别是虹口、普陀、徐汇;财力资源位列前3位的为闵行、徐汇、普陀;物力资源为松江、杨浦、长宁;信息资源列首位的为浦东,其后分别是虹口和嘉定。可见,上海16区各类资源配置水平不均衡,需着重补足短板,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水平。
会上,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主任医师分别作了题为《新冠疫情下的全球新态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后对公共健康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思考》的演讲。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张瑜报告了《卓越公共健康体系的实现路径》。会上还举行了《追求卓越——构建适宜公共健康体系》新书发行仪式。中央党校出版集团总经理兼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社长崔宪涛与该书主编郝模教授共同启动发行,并向与会代表和相关单位赠书。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险峰及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旭初则分别结合当地实践经验,进行了公共健康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分享,为适宜公共健康体系理论走向实践提供了实际案例和探索启示。论坛上,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还与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广西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实验区签订了适宜公共健康体系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适宜体系建设路径和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发表演讲
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作演讲
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张瑜发表演讲
适宜公共健康体系资政服务签约
《追求卓越——构建适宜公共健康体系》新书发行仪式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媒介合作:290488424(微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