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春风吹拂下,古老的文化遗产如同沉睡已久的珍珠,被逐渐唤醒,焕发出新的光彩。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非遗保护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7月16日,宁波大学滴水行动之遇见小分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青春的名义,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索之旅,她们深入象山县高塘岛乡,实地探访并记录下这里丰富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非遗不仅仅是一项项技艺的展现,更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根脉。”7月25日,在象山县高塘岛乡文化站,站长沈玉伊平的话语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学子。沈站长以其饱满的热情和详实的资料,为小分队成员们勾勒出一幅象山非遗文化的斑斓画卷。她指出,象山县得天独厚的海岛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为非遗技艺的孕育与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海盐晒制到鱼灯制作,每一项技艺都是当地居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
在沈站长的引领下,小分队成员们亲身走进了非遗的世界。在花岙盐场,队员们更是被一系列创新的非遗文创产品所吸引,这些产品巧妙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让古老的非遗文化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花岙盐场,她们不仅见证了古老晒盐方法的传承,还感受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的巧妙结合。当地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晒盐技艺,还创新性地推出了非遗晒盐技艺IP形象及一系列文创产品,进一步提升了非遗文化的传播度和辨识度。这些创新举措不仅让非遗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访谈的深入交流中,滴水行动之遇见小分队的调研组组长朱逸菲,就象山县非遗保护的具体实施策略向沈站长提出了细致的问题。沈玉伊平站长详细阐述了政府的多维度支持体系:“为了确保非遗项目得到全面而深入的保护,象山县政府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措施。一方面,政府慷慨解囊,投入巨资用于非遗项目的深度挖掘、系统整理与精心保护,力求每一项技艺都能得到妥善传承。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与体验,政府精心布局,建立了多个非遗传承所及展示平台,以海盐晒制非遗传承所为例,通过生动直观的活态展示、寓教于乐的教育研学以及趣味横生的互动体验,让游客与公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访谈过程。邵雨嫣供图
“同时,我们深知非遗传承的核心在于人,因此,政府高度重视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与激励。”沈站长继续说道,“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组织专业技能培训以及颁发荣誉奖项等方式,我们全力鼓励和支持传承人们积极投身于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之中。此外,象山县还巧妙地将非遗项目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推出了非遗研学游、非遗夏令营等一系列文旅融合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也极大地提升了非遗文化的社会认知度和市场影响力,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此次探访活动,对于宁波大学滴水行动之遇见小分队的成员们来说,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实践机会,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升华。小队成员陈礼嘉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我对非遗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与信心!”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宁波大学的学生们必将以青春的热情与智慧,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通讯员 陈魏)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媒介合作:290488424(微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