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七届年会在北京凤凰中心召开以“尊重·互鉴·共赢”为主题的文化与经济对话。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首席战略学家、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执行秘书长潘峙钢主持对话,6位中外嘉宾展开交流。
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会长、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刘顺达认为,当今时代,文化、经济与政治、生态、社会越来越紧密融合、高度一体化,应该树立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一体化融合战略布局、一体化整合战略资源、一体化运用战略力量的理念,共同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吴卫星发现,虽然教育部推出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大部分都是中文讲授的课程,但平台却拥有来自160余个国家的约1300万用户,这说明中外学子和中外教育机构都有了解、学习彼此文化的愿望。他认为,交流互鉴在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加强国际教育合作可以提升教育质量、推进科技创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各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全球化在给贸易带来繁荣、给文化带来进步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危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共同面对、共同解决。对此,意大利前总理、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名誉主席罗马诺·普罗迪认为,我们应该停止大国竞争、终止相互制裁、放下傲慢偏见,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有效沟通,改变固有模式和看法,打造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模式,让世界文化和经济发展回归正轨。
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遗产研究与推广部副主任扎菲格·卡里洛夫来自阿塞拜疆,他分享了中阿两国从古至今在交流中发展的故事。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如今的“一带一路”,扎菲格看到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给中阿两国文化和经济发展办成的大事、好事,他认为,这些成功经验和成果值得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苑天舒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秉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念,有其独特的包容性。这一理念与“尊重·互鉴·共赢”的对话主题一脉相承,可以使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国家和地域得到共同发展与进步,开创文化多元发展的新局面。
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从教育角度谈了对文化与经济关系的认识。他认为,商业教育需要增加历史、伦理学或美学领域的相关课程。在他看来,当考虑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决定着金融投资的流向时,文化就成为了经济活动的核心。真正的企业领导者应该最大程度地拥抱文化,除了具备开展经济活动的能力,也应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感。
2023年10月26-28日,以“文明互鉴:共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七届年会在北京凤凰中心举办。本届年会旨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合作、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会议期间,中外政治家、国际和地区组织代表、驻华使节、专家学者、艺术家、青年代表、企业领军、媒体人士从不同角度交流、探讨,为促进不同文明和谐相处凝聚思想共识、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贡献智慧力量。
来源:太湖世界文化论坛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媒介合作:290488424(微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