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防控全面放开以来,大众出行需求持续高涨,港澳游也广受内地居民青睐。尤其是香港地区,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数据显示,自2月6日全面通关一个月来,香港出入境总人次突破1000万。其中,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自1月15日恢复运营至2月底,出入境客流45天内突破100万人次,每日乘客量平均约2.3万人次。
香港旅游消费加速复苏,健康行掀热潮
内地赴港人潮涌动,带动香港消费市场加速复苏,例如餐饮住宿、景点购物等。同时,内地居民赴港旅游同时,针对医疗保险、医美和疫苗接种的需求持续攀升,香港旅游健康行成为新潮流。
据媒体报道,多名香港保险代理人表示,随着香港与内地实现全面通关,咨询及购买保险业务的内地居民多了起来。瑞银曾在通关前对1000名内地居民进行了访问调查,结果显示,47%的受访人有意购买境外保险,约2/3居民考虑在通关一年内投保。瑞银表示,内地对境外保险需求强劲,2024年内地人赴港投保金额或可回到疫情前高峰。
医美旅游则是推动内地居民赴港另一重要因素。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医美渗透率方面,2019年中国香港医美渗透率达5.2%,内地同期为3.6%。同时,开源证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香港的医美获批产品种类丰富,药物使用国际化,相关产品通过FDA认证即可申请在港上市使用,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服务选择。
除了买保险和做医美,三年后通关,赴港人潮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也是为接种疫苗,最热门的包括九价HPV疫苗和二价mRNA疫苗。
职场白领李小姐因工作需要时常会出差,她告诉记者,去年12月初,她已经在澳门接种过复必泰原始株疫苗。目前尚未感染新冠,但是一直担忧“五六月份可能会有新的一轮疫情”,所以选择赴港接种二价mRNA疫苗。
位于九龙尖沙咀美丽华大厦19楼的瑞康医疗诊所负责人表示,自今年2月初香港全面通关以来,每天来诊所打针的人数不断攀升,特别是周末最高峰时超100人,主要是从内地来的客人。
图:内地居民可在中国香港自费接种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
阳康3个月后抗体下降 WHO推荐加强针接种二价mRNA疫苗
对于内地许多人来说,2023年元旦前后已感染过新冠,距今已3个月有余,抗体水平显著下降,不足以预防再次感染以及可能到来的第二轮感染高峰。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机构都推荐阳康后3~6个月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其中,WHO推荐含原始株/奥密克戎 BA.5变异株成分的二价mRNA疫苗代替之前获批的疫苗进行加强接种。而对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经常外出商旅人士,高暴露医护人员等更要及时尽早接种高保护力的二价mRNA疫苗加强针。
图:WHO推荐二价mRNA疫苗做加强针使用
WHO此前表示,针对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与单价原始疫苗相比,二价mRNA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能略有增强,且含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成分的二价mRNA疫苗作为加强针使用时,可扩大和增强对奥密克戎及亚型的免疫反应。
澳门特区政府新冠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此前建议,为提高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保护效力,建议接种加强剂时选用二价mRNA疫苗。
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预防重症、减少死亡的有效手段。在加强免疫接种时,对疫苗选择官方明确指出优先推荐序贯加强免疫,或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此前也表示,“在灭活疫苗基础上接种亚单位蛋白疫苗、腺病毒疫苗、mRNA疫苗等其他技术路线疫苗的效果要好于使用第三针灭活疫苗加强”,不同的疫苗之间可以优势互补,而且对于部分人群来说,可以通过疫苗的变换,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目前,在我国港澳地区,已获批可自费接种的二价mRNA疫苗(商品名:复必泰)是由复星医药和BioNTech共同开发,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使用,全球供应超5.5亿剂。
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全面覆盖奥密克戎变异株
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包含针对两种新冠毒株成分,可同时预防原始毒株以及广泛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作为加强针,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的保护效力优于一价苗,全面覆盖奥密克戎变异株,提供更高保护力。研究显示,阳康人群接种二价mRNA疫苗显著提升应对XBB等变异株的保护力,降低再感染、急症、长新冠、重症、住院、死亡风险。
图:复必泰二价疫苗全面覆盖奥密克戎变异株
目前,内地居民赴港接种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可通过复星健康预约。据了解,复星健康是内地首个开通赴港自费接种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的一站式预约服务平台,推出“一价全包”服务,含预约费、接种费、疫苗费及90天专属医疗服务,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疫苗接种等服务。
近期,复星健康宣布联合国泰航空推出“香港健康行”专享福利,用户在线下单即可享受国泰航空内地15个城市往返香港额外95折优惠。据悉,该活动将在百度健康、京东健康等复星健康合作平台同步上线,用户在上述平台均可下单,享受限时福利。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媒介合作:290488424(微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