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病毒性感染之一。全世界慢性HBV感染者约有3亿,其中大部分在亚洲地区。我国人群中慢性HBV携带者约占10%~15%。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每年发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者分别占2%和1%。显然,积极治疗HBV感染,阻抑其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HBV感染的预后取决于活动性病毒复制存在与否以及肝损害程度。在免疫功能缺陷者,病毒不能清除而持续复制,肝坏死、炎症持续存在,即典型慢性乙型肝炎(CHB)。
CHB治疗的原则是抗病毒,抑制病毒复制,同时应抗坏死炎症-纤维化,阻止向进行性肝病发展。中、西药物在抗病毒和抗纤维化方面各有所长,应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以提高治疗效果。
在实验和临床上,证实有抗肝纤维化作用的中药有:丹参、桃仁、冬虫夏草、汉防已甲素、当归、黄芪、茯苓、葛根、柴胡、红花、甘草、苦参、胡芦素 B、双目灵、泽兰等。其中,对丹参研究较多。已知丹参对实验性肝损害具有以下作用:
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
减少肝内1、2型胶原,抗贮脂细胞活化和分泌纤维连接蛋白;
抑制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具有肝细胞毒性的自由基,诱导细胞素P450合成,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和吸收。
临床上应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慢性HBV感染,发现在肝功能和症状改善的同时,血清3型前胶原、透明质酸也下降,门脉和脾静脉管径缩小,甚至食管静脉曲张在部分病例也消失或改善。由此可见,复方中药中含有丹参的药物对肝纤维化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祖国传统医学中并无纤维化一词,但一些与结缔组织增生相关的疾病,都具有中医所描述的“瘀血”或“症积痞块”特征。中医认为慢性肝病的基本病机是正衰邪盛,湿热未尽,关键在血瘀,在病理上表现为肝纤维化形成。经现代医学研究,中药中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临床研究证明,长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可阻抑肝纤维化发展,甚至使已形成的肝硬化逆转。对由黄芪、丹参、党参、当归等16味中药组成的“强肝胶囊”作了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发现经6个月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正常化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
对于不同状态的慢性HBV感染者,如果有生化和(或)病理学肝病证据,不论有无肝硬化,均宜采用活血化瘀为主的抗纤维化治疗,可用丹参、黄芪等中药或相关复方制剂,如强肝胶囊。
参考文献:徐克成,危北海,姚希贤,张万岱,陈泽民,李道本,陈治水.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01):3-7.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媒介合作:290488424(微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